“我也很好奇地問他,為什么突然想來補拍那個鏡頭了,他說只是某一天,突然就理解電影里男主當時的心情了。我沒有問他具體發生了什么事情,但我后來看關于他的采訪,好像他有個從小玩到大關系特別好的朋友就在那一年出車禍去世了,可能他是突然感悟了一些什么,其實有很多演員,會在某個時間,突然理解了角色,理解了當時的心情,而我要做的,就是陪著他等到那個時刻的到來。”
言致說的話真的特別的暖心。
他這一番話說完,讓宋顏的焦慮感瞬間就消失了。
宋顏坦白“其實言導,最近我確實找不到狀態,我也知道每一次試戲,都是無用功的,我雖然沒什么演技,但至少能知道自己在不在狀態,我每次想到那場戲,腦子都是空的。”
“嗯,我知道,”言致說,“所以我今天叫你來,只是想告訴你,不要有壓力,沒有時間的限制,我們不著急著拍,等什么時候你準備好了,給我打個電話就行。”
“好的言導,”宋顏順了順呼吸問,“請問,像我這種情況,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如果說你沒辦法體會和主角一樣的心情的話,”言導給了個建議,“那就是觀察。”
“觀察”宋顏低聲復述了一遍。
“你沒辦法感同身受,但這世界上一定有人能感同身受,我們不知道虛構的故事里主人公遇到這樣的事會是什么樣的反應和感受,但至少我們能知道和那些有類似經歷的人在遇事時,會是什么樣的感受,而那些情緒的表達,都是真實的,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把那些情緒還原。”
宋顏聽懂了言導的意思。
其實她要做的就是學會觀察,學會模仿,把真實的情感呈現出來。
宋顏回家后搜了一下這部電影的原作小說。
作者說完全是虛構的,沒有任何原型。
宋顏打消了想去采訪原型的想法。
她在豆瓣刷這條小說的書評,刷了大半個晚上,突然看到一條長評,第一句話就是“我和女主角有比較類似的經歷”
宋顏把長評看完,點進了這個發評者的主頁。
這個發評者是個養老院的護工,有個患有少兒麻痹癥的弟弟。
其實那時候爸爸媽媽在懷上弟弟的時候就知道他有病,只是不舍得打掉,就生了下來,哪知道高考那一年,爸爸媽媽出了車禍,她高考也考砸了,本來想再復讀一年,但是不管是經濟壓力還是照顧弟弟的壓力,都不允許。
她最后沒有復讀,而是出來打工。
工作了一年,她運氣不錯,遇到了個男生,談了戀愛。
哪知道在見了對方家里人的時候,對方知道她弟弟的時候一臉嫌棄,并表示可以接受她,但不能帶著他弟弟那個拖油瓶。
那時候她也想把弟弟就這么交給什么福利院組織,但是要送走的那一天,她還是忍不下心來。
最后和男朋友分手,決定一個人照顧弟弟。
一開始在其他地方工作,每天回家弟弟總是拉屎撒尿弄得滿身都是,一張成人尿布根本就不夠用,加上飯也沒辦法好好吃,胃給餓壞了,最后她沒辦法,輾轉找了個養老院做護工,至少這樣可以把弟弟接過去一起照顧。
通篇字里行間,讓人看著都很壓抑喘不過氣來。
她也表示過,曾經想過死了一了百了。
但是想到她死了解脫了,留下弟弟一個人,她放心不下。
雖然生活很艱難很狼狽甚至看不到希望,但她還是只能硬著頭皮活下去。
看完整個帖子,宋顏的心里說不出的難受。
原來在那些她看不到的地方,有這么多人過著這么艱難的生活。
宋顏決定去養老院近距離觀察一下那個女孩子日常。
宋顏找了個那里養老院志愿者的工作,工作的內容很簡單,每天去三四小時陪老人在活動室打發時間。
她之前從來不知道養老院這個地方原來是這樣子的。
以前她一直覺得,養老院就像是老年人的學校,很多老人在一起應該是其樂融融大家一起很開心的玩的感覺。
但沒想到,養老院其實是一個非常壓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