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登基儀式結束后衛殷再次忙了起來,開始整頓朝堂以及宮內各種事宜,早日走上正途也早點能把成婚走上日程。
武老將軍其間詢問過衛殷何時宣布他才成昭先帝后人這事,本來是要借著這個名義進京的,只是后來太后來了這么一道禪位圣旨倒是省了他們的麻煩,但他怎么看皇上絲毫不提這事了
衛殷卻是神秘莫測道“不急,再過兩三個月就會知道了。”
武老將軍雖然疑惑這早幾個月跟晚幾個月有什么區別,但既然皇上這么說了,他也只能繼續等了。
但滿朝文武尤其是那些老臣卻是等不及,拉著他開始詢問,都被武老將軍一一給推脫過去。
就這么過了一個多月,整個朝堂終于被肅清一遍,霍相被判了斬立決,霍府一行人全都貶為庶民,手里有人命或者是霍相一派的,則是判了流放。
二皇子是霍相之子的事也一并揭露,二皇子同樣判了斬立決,二皇子妃等人貶為庶民,皇子府只要手里沒人命沒參與到二皇子與霍相所謀之事的女眷愿意和離的可以歸家免了流放。
再就是霍相二皇子一派,都讓武老將軍根據衛朝刑罰給懲治了,流放的流放,貶了的貶,嚴重的就是斬立決。
四皇子則是給了一塊封地,即日起啟程回封地,不得召終身不得回京。
四皇子期間去求了衛殷一次,說愿意被貶為庶民但想帶走劉貴妃,最后衛殷同意了,不過封地還是給了,只是將劉貴妃貶為庶民讓四皇子去封地的時候一并給帶上了。
小一一雖然被封了太子卻沒留在宮里,平時衛殷和景長霽在一起待著,小一一還愿意搭理衛殷。
可若是沒有爹爹,只有另一個爹一個,那小一一是怎么都不肯依的。
所以小一一還是跟景長霽一起留在宮外,只能衛殷每日偷偷出宮去夜會父子兩。
但顯然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好在衛殷揣摩著那些老臣怕是也快差不多該開口了。
衛殷猜得不錯,隨著被召喚回京的那些老臣終于都陸陸續續回京安頓妥當開始擔任職務,終于在衛殷登基兩個月,朝堂被衛殷整頓的愈發朝著繁榮昌盛發展時,一眾老臣瞧著依然虛空的后宮,按耐不住了。
但老臣們卻又拿捏不住這位新帝的心思,一時間不敢先冒這個頭,推來推去,最后派出一個三朝元老跑去詢問武老將軍。
武老將軍因為武賢妃以及三皇子的關系并不怎么參與朝堂的事,但他的職位以及威望還在,加上如今武賢妃在成賢帝死了后干脆請命和離出了宮,反倒落得一個自在。
總比后半輩子耗在后宮孤獨終老強,加上武賢妃本就是將門之女,并不怎么在意所謂的名聲,她對成賢帝也沒什么感情,時不時還會去皇子府與三皇子待上一段時間。
這次的事,能獨善其身的,大概也就是她這兒子,加上三皇子本也無意皇位。
倒是還保留著皇子的頭銜,等時間久了讓新帝徹底放心他,怕是還能落得一個親王的頭銜。
武老將軍知道這事的時候更與人約了要去垂釣,舊交同僚上門時他還一愣,等聽完對方的話,沉默良久“這事老夫真的沒什么意見好給你的,你自己考慮吧。”
畢竟他可不傻,皇上對景大人的心思,他只要是長眼就看得出來,但問題是,他還不能說出來。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參與。
但他這邊不管事,老臣們急得不輕,死活拉住他“不行,老武啊,咱們可認識這么多年了,你好歹這次從龍有功,你得跟著我們去,萬一到時候面見圣上,皇上要是發了火,你在的話,我們幾個好歹還能留下一條命在”
武老將軍使勁兒拽著自己的袖袍“你們想找死拉著我作甚這才多久,皇上要是想納妃還輪得到你們催”
“可眼瞧著皇上一點心思都沒有啊,就算沒有納妃的心思,那選秀也行啊這后宮如今可空得很,甚至太皇太后都打算過了年搬到廟里打算常住了。”到時候后宮豈不是如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