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到現在為止,法國電影票房排行榜,碟中諜位列第三,成績可以說非常亮眼。
這邊的觀眾是沖著誰走入電影院看的,那也不用說,自然是湯姆克魯斯這位大明星。
費莉西蒂算是搭了一個“順風車”,跟著碟中諜在法國觀眾面前刷了一次臉。
不過,也僅僅只是刷了一次臉而已,她一個女配角,在電影里面戲份不多。
說得扎心一點、現實一點,碟中諜看完之后,觀眾一般就會記得酷炫帥氣的湯姆克魯斯,費莉西蒂能夠混一個眼熟,這是已經最好的了。
至于布蘭德,他比費莉西蒂還不如,在法國觀眾面前,就是一個新人。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費莉西蒂算是說中了。
現場這么多觀眾當中真的只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人,是認識他們的。
至于粉絲,也不能說完全沒有,現場給費莉西蒂舉橫幅的還是有幾個人的。
不過,聽口音,極有可能就是美國人。
這里的大部分觀眾都是收到了時代華納的
呃,不是錢,不是錢,是票。
時代華納這邊投了一筆經費,在線上線下做了一番宣傳。
現場好多觀眾都是通過抽獎活動,抽中了首映式的門票過來的。
這些人的到場,本身就能說明一些問題。
那就是好萊塢電影在法國這邊吃香,大眾接受良好。
去年,法國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當中,來自好萊塢的影片就占了半壁江山。
今年雖然還沒有過完,但情況更加夸張了,票房前十的影片當中有七部是好萊塢制作發行的,只有三部是法國本土的電影。
像這樣的情況,不光只是在法國而已。
從80年代開始,好萊塢電影就憑借著自己商業上的優勢,席卷了歐洲這邊的電影市場。
有數據結構統計過,去年,好萊塢電影直接占了歐盟這邊528的市場份額,而歐盟各國自己制作的電影加在一起,只占了39的市場份額。
528,39,這一冰冷冷的數字無疑深深的刺痛了歐洲電影行業人員的眼睛,鮮明的顯示出了他們本土電影在面對好萊塢影片時的弱勢。
今年年初的時候,歐洲電影行業聯合推出了一個“歐影計劃”,希望能夠振興本土的電影。
各路媒體更是跳出來搖旗吶喊。
“支持本土電影讓我們對好萊塢資本說no”
“警惕美國在通過好萊塢電影殖民化歐洲”
“我們正在美國化流水線垃圾腐蝕了我們的審美”
“這是好萊塢的陰謀”
不過,看似轟轟烈烈,聲勢浩大,到現在也沒有看到什么成效。
好萊塢電影依然氣勢洶洶,“攻城略地”。
經過這些年的電影輸出,好萊塢已經為自己培養出來非常多的受眾。
就像現在這場優雅女人的首映式,這些觀眾他們既不認識男女主角,也不認識導演,只知道這是一部好萊塢制作的愛情喜劇片,便高高興興的過來了。
10月23日,費莉西蒂結束了巴黎之行,風塵仆仆的趕回墨西哥片場,繼續拍攝。
與她同一日到達片場的是一批餐具,一批上面刻上了白星公司標識的餐具。
很顯然,喬恩蘭道最終沒有阻攔住詹姆斯卡梅隆。
費莉西蒂返回劇組的第二天,劇組就張羅著開始重拍頭等艙宴會的那出戲。
明亮豪華的大廳,精心鑲嵌的彎板,大理石壁爐,掛鐘嘀嗒嘀嗒
打著白色領結,身著燕尾服的男士,衣冠楚楚,有著絕佳的禮儀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