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費莉西蒂接了一聲。
“對,不友好,就是這個意思,而且他們是絕對不會放過影評人這件事情的。”卡梅隆重重的點了點頭。
費莉西蒂心中一嘆。
何止是不友好,那是相當不友好啊。
雖然歐美媒體方面普遍都不看好泰坦尼克號這部片子,但如果在這些國家的媒體里面選出一個最不看好的,那一定是英國這邊的,美國本土的媒體都要退居到第二位。
原因有一些復雜。
不過,總結起來主要差不多三個。
第一,和美國本土媒體的看法一樣,泰坦尼克號預算超支太多,這前所未有的投資想要收回成本都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更何況是盈利呢。
第二,那就要說到現在這個大環境了,就如同之前歐洲大陸那邊搞出來的“歐影計劃”一樣,英國這邊的主流媒體也一直都有這樣的一種批判。
他們認為現在好萊塢電影太過于強勢,壓迫了英國電影自己的生存空間。
在全年的票房收入當中,本土的片子僅僅只占到了10左右。
他們本來擁有演技出眾的演員,才華橫溢的導演,相當一流的技術,但電影工業卻一點點走入困境。
所以,呼吁限制好萊塢電影份額的聲音,在英國國內從來就沒有間斷過。
前段時間,新政府上臺,不僅任命了第一位官方的電影部長,還對之前的電影政策做出了很多的調整,其中有一項就是增加本土電影的份額。
因此,如今要求限制好萊塢電影的聲音更大了。
而泰坦尼克號很不幸的,就在這種十分微妙的環境下面上映。
對這部好萊塢有史以來的大制作,可以想見媒體的態度自然不會好到哪里去。
第三,那就要說到費莉西蒂,和她有一些關系。
當初選角的時候,福克斯在卡梅隆的堅持之下,最終放棄了凱特,選擇費莉西蒂。
這件事情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得罪”了的英國電影協會那群大佬們,他們不會對福克斯這個龐然大物怎么樣。
當然,即使真有這個想法,也沒有這份能力。
但對泰坦尼克號、對費莉西蒂,還是可以使一使小絆子的。
因此,英國各大報紙上面關于泰坦尼克號的新聞都是這樣的。
“泰坦尼克號上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不,這只是美元包裝起來的庸俗童話”
“愛情史詩巨作不,文化垃圾好萊塢又一次向世界傾倒他們的垃圾”
“卡梅隆還是不要再掙扎了,回去繼續拍終結者系列吧,泰坦尼克號最后剩下來的只有災難。”
即使現在日本已經首映,影評出來了不少,雖然說兩級分化,但給出好評的不少,更不用說,這當中還有像羅杰艾伯特這樣的影評界大佬。
但媒體的風向就像費莉西蒂所想的那般,是沒那么容易改變的。
泰坦尼克號一如既然的不被看好,甚至可以說現在更加負面了。
究其原因,那就說到一份郵件,一份由福克斯高層發給一位影評人的網絡郵件。
這份郵件在東京這邊上映的第二天晚上,不知道怎么地曝光了出來。
字數并不多,但卻鬧出了一個大新聞,因為那上面這樣寫著,希望先生和福克斯維持一直以來的好關系,在泰坦尼克號這部片子上面也不例外,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