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再簡單不過的命令,一句在傭兵和征召兵當中大部分時候都不被當回事的命令,在這里卻是如此重要,從軍法到榮譽,再到拜倫給予的實際利益,這道命令都不容置疑
于是斯瓦迪亞步兵連就用長槍硬生生吃下了這輪攻擊,雖然前面三排都被庫吉特重騎兵沖散了,但是后方的部隊依然穩持長槍,不斷刺向前方的騎兵。
而在外圍,因為之前弓箭手的后撤和弩手攻擊的轉移,庫吉特的弓騎兵和輕騎兵成功的繞過了這支軍隊的側翼,將整支軍隊包圍起來,他們在靠近敵人三十步的距離下不斷的騎著戰馬來回兜圈子,邊跑邊射出箭矢,并且幾支弓騎兵的位置和方向并不相同,互相交錯但剛好可以互相進行掩護,讓那些步弓手的弓弩更難瞄準。
他們試圖用快速的弓箭騷擾攪亂這支軍隊的陣線,但是他們對兩翼的打擊并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因為左翼的軍隊是組成盾墻的諾德連,右翼是使用闊盾擺成方陣的羅多克步兵連,而且這兩邊都架著長矛和長槍,弓箭破不開盾墻,而輕騎兵也沖不開這嚴密的防線。
與此相比,中軍部分的斯瓦迪亞部隊實際上成了最容易被突破的部分,庫吉特的槍騎兵和騎手們嘗試突破兩翼失敗之后他們明白分兵攻取三側不如全力突破他們的中軍,從中間撕碎他們的陣線,之后夾擊被分割的兩翼。
他們是這么想的,海圖魯也確實是這么做的,他親自帶領槍騎兵出擊,不停的沖撞著那些斯瓦迪亞步兵組成的防線,重騎兵的踐踏之下,他們沒法支撐太久,那批斯瓦迪亞步兵很快就后撤了回去,庫吉特騎兵已經接觸到后方實力較弱的輕步兵陣線和拿起近戰武器的維基亞弓箭手了。但此時人和馬的尸體在這片并不寬闊的平地上不斷堆積,很快就讓庫吉特草原戰馬難以行動了,這拖慢了他們的挺近速度,有些庫吉特騎兵甚至已經選擇下馬作戰了。
就連海圖魯都因為這群戰士的頑強感到驚訝,他們每個都像那些船民一樣,如此
但是總體來看,庫吉特方面的步兵已經抵達,奴隸們已經加入戰斗嘗試突破步兵防線,而后續的沖擊騎兵依然可以發動威力足夠的沖鋒,并且剩下的數量依然足夠。如果這樣下去,只要庫吉特人愿意承受一個非常可怕的損失,那么他們會笑到最后。
但真的嗎
“千戶,東邊出現了一大隊騎兵,數量超過500人”
正當海圖魯用偃月刀砍翻一個試圖用長戟把他拽下馬的羅多克人時,一名騎著駿馬的騎手趕到了他的身邊,用庫吉特的方言向他報告一個他現在絕對不想聽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