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如同張翀所料。
他的大軍很快就被攔在了雪良城下。
此時鎮守雪良城的,便是蘇難之弟蘇盞,手中八千大軍。
鄭陀手頭也只有八千軍隊。
激戰了三天三夜。
鄭陀大軍無法寸進半步,牢牢被困在雪良城下!
那么鄭陀伯爵盡力了嗎?
沒有!
他麾下有兩萬大軍。
但這次南下只率領八千,但是你又不能說他沒有盡力。
他總不能把所有軍隊都帶來,白夜關也不守了吧。
蘇難這只老虎可還沒有出動呢!
萬一白夜關失守,蘇氏和楚國大軍南北夾擊種氏,那就是滅頂之災。
而且鄭陀大軍殺得多么賣力?
每一次都親自上陣,殺得傷痕累累。
………………
蘇難看了一眼戰報,頓時發出冷笑!
這平西伯鄭陀在演戲!
弟弟蘇盞也非常聰明,陪著他演戲。
每一天都廝殺震天。
但真正的傷亡卻沒有多少。
國君對鄭陀也算得上恩重如山了,讓他在天西行省獨掌一軍,北邊監視種氏家族,南邊牽制蘇氏家族。
寧元憲的算盤確實打得很好。
鄭陀確實如同釘子一般,牢牢扎在天西行省。
但是西軍的軍閥氛圍太濃烈了。
就算沒有野心的人,在這種氣氛下也變得有野心了。
更何況鄭陀并非沒有野心。
久而久之,他也成為了一個小軍閥,把越國的軍隊當成了自己的軍隊。
不過蘇難倒是覺得鄭陀想法沒錯。
鄭陀手頭才多少軍隊啊,如果真的忠心耿耿率領一萬多大軍南下支援張翀的話。
那結果又怎樣?
鄭陀加上張翀,也不過兩萬大軍。
而蘇氏聯軍,卻足足有近四萬。
更何況羌國主力還沒有來呢,一旦蘇羌會師,那可是足足有八萬大軍。
到時候,鄭陀自己的軍隊也要葬送進去不知道多少。
如今越國即將遭遇滅頂之災,忠君就先放在一邊吧,保住自己的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聰明人好啊,我就喜歡聰明人。”蘇難笑道:“本以為張翀是個聰明人,沒想到竟是個傻子,忠君的都是傻子,寧元憲那種刻薄寡恩的君主值得你效忠?”
不過張翀確實厲害!
手頭軍隊只有區區三千多人而已。
而蘇氏兩次增兵后,近十倍之。
結果,竟然還守了十四天。
手頭的軍隊幾乎都死完一茬了。
現在張翀手中軍隊應該不超過兩三千了,而且大部分都是剛剛征召的新兵。
城內民眾之所以支持張翀。
一是因為他給金幣太大方了。
而最重要的是蘇全喊的那句話。
“城破之后,任由爾等逍遙!”
這話太可怕了。
這意味著一旦蘇氏一旦攻破白夜城,完全不禁殺戮和劫掠。
這下一來,城內民眾和張翀同仇敵愾。
而且張翀幾乎每一天都在宣揚,蘇氏一旦攻破城池,定會屠城!
屠城是不可能的。
但是劫掠是一定的。
因為張翀把幾十萬金幣都給了城內的百姓。
蘇難雇傭了很多西域武士,還有大劫寺的僧兵,這都是要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