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同樣如此!
宰相祝弘主一旦開口,就一定要成真。
現在幾乎沒有任何人能夠否定祝弘主,后果太嚴重。
祝氏家族勢力縱橫整個東方世界,在大炎帝國也是頂級豪門。
當年姜離覆滅,寧元憲作為他的崇拜者,也遇到了巨大的麻煩。
所謂巨大的麻煩,很有可能就是退位之危,甚至可能是生死之危。
因為當年姜離覆滅之后,有好些個國家都被定為了姜離同黨。
有些國家的君主,直接被罷黜了。
而有些國家,直接被大炎帝國聯軍發兵滅之。
寧元憲不但崇拜姜離,而且還和姜離有婚約。
在關鍵時刻,他廢掉了王后,立祝氏為后。
祝氏家族在炎京周旋,這才讓寧元憲有驚無險地渡過了致命危機。
所以寧元憲這個相父,真不是隨便叫叫的。
只不過祝弘主有權臣之勢,卻無權臣之舉。
他知道自己威望太高,權力太大,所以基本上不出現在朝堂上。
可他一旦出現,一旦開口。
那誰也阻止不了。
國君寧元憲笑道:“相父這個提議好,眾卿認為如何?”
下面文武官員紛紛拜下道:“甚好,臣等贊同!”
國君寧元憲又道:“張翀,你可愿意去嗎?”
張翀拜下道:“臣愿往!”
國君寧元憲道:“擬旨,冊封張翀為艷州下都督!”
至此,這件事情塵埃落定。
次日,張翀離開國都,前往艷州赴任。
說來這個位置差不多半年多前就是他的了,結果繞了一大圈后,還是回到了原點。
只不過此時張翀身份已經完全變了。
他不再是祝系官員。
本來有人把他定為了太子一系的叛徒,但經過祝弘主的舉薦之后,張翀身上這個叛徒的罪名被洗清。
他徹底成為了中立派系。
這是一種潛規則。
原本張翀已經靠近沈浪和寧政王子一系。
但是祝弘主大手輕輕一撥。
從今以后,張翀只能保持絕對的中立。
沈浪對你有救命之恩,那我祝弘主對你也有不殺之恩,舉薦之恩。
你張翀要么拒絕艷州下都督一職。
你要接下這個官職,那就代表著你已經默認和寧政一系劃清界限。
你和沈浪的私交,我們不管。
但是在政治上,絕對不能有瓜葛了。
若答應,未來尚書臺某個宰相的位置還是你的。
若不答應,就面臨著祝系的全面打擊。
一旦祝弘主決定打擊他,那張翀可以說毫無還手之力,必死無疑。
沈浪救不了他,卞逍勉強能救下他。
但卞逍不會為了張翀得罪祝氏,而且就算卞逍能夠保得住張翀,卻也保不住他的政治生命。
張翀別無選擇。
他感激沈浪,甚至和沈浪算是知己好友。
但他不可能會為了沈浪而放棄自己的政治理想。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張翀去赴任的時候,沈浪沒有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