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宦官黎隼一聲高呼。
寧元憲威風凜凜駕臨,坐在王座之上,臉上頗有興高采烈之意。
忠臣心道,陛下你只怕也是強顏歡笑吧。
你剛剛妥協投降,流放了沈浪。
現在我們又要再一次動手圍攻了。
臣子還可以妥協,因為臣子妥協是本分。
但君王一旦妥協投降,那就是巨大的災難。
所有官員目光望向了寧政,依舊如此扎眼。沈浪都已經被流放了,你為何不辭官奪回你的商人小妻子身邊呢?
這朝堂之上,哪有你寧政的容身之處呢?
這電閃雷鳴,會輕而易舉將你碾壓成為齏粉的。
“有本奏來,無本退朝!”
隨著黎隼這話一喊。
太子一系的幾名官員立刻準備出列,彈劾寧政,正式開火,滅寧政!
而就在此時,國君忽然笑道:“對了,我剛剛收到寧綱王叔的信,他說身體有所不適,想要回國都靜養。”
這話一出,所有人偃旗息鼓。
寧元憲猛地放出來了一個大炸。
這意味著天北行省大都督的位置空出來了?
太子和三王子一系,幾乎脖子上的汗毛都豎起。
整個越國,總共就兩個大都督,兩個中都督,一個下都督。
大都督才是封疆大吏的巔峰。
“寧綱王叔勞苦功高,寡人想著不好讓他再繼續操勞了,應該讓他回國都,那應該給安排個什么位置呢?”
尚書臺!
所有人本能想到這個地方。
寧綱和祝戎都是行省大都督,一旦回國都的話,就只有安排進入尚書臺了。
可是尚書臺數量是有限的,一般都是四個人,撐死五個。
一定要有人退下來,才可以補進去一個。
國君寧元憲道:“相父常年身體不好,養病在家,所以寡人想著是不是在尚書臺再加一個相位?吏部尚書,你說呢?”
吏部尚書出列,躬身道:“尚書臺之事,超出臣的職權,請陛下乾綱獨斷。”
寧元憲道:“那行,那就讓寧綱王叔回來吧,尚書臺再加一個位置,他排在末位!”
眾人內心顫抖。
寧綱是王族,目前并沒有表現出自己的立場,所以依舊是偏向于國君的。
寧元憲繼續道:“還有樞密院,蘇難死了,這個位置也空了出來。樞密院本來有四個人,結果卞逍常年不在國都,蘇難又死了,南宮傲又要南征,也就是說樞密院只有種鄂一人了。種鄂,你覺得忙嗎?”
種鄂能說不忙嗎?
他當然想說,我一點都不忙,樞密院有我一個人就可以了。
但這話他萬萬不能講,否則貪權的嘴臉就太難看了。
寧元憲道:“寧啟王叔,您也曾經是帶兵的,現在也是太子太保,不如辛苦一下,進樞密院幫忙頂一陣,接替蘇難的位置如何?”
寧啟出列,躬身道:“臣遵旨!”
寧啟也知道自己沒什么本事,但君王有需要,他責無旁貸。他別的本事沒有,唯有頭硬,敢仗義執言。
“下旨吧,冊封寧啟為鎮軍大將軍,樞密院第二副使。”
群臣再一次發抖。
兩個了!
國君直接把兩個王族塞入了尚書臺和樞密院。
但這兩個地方,真只能國君說了算,臣子已經沒有發言權了。
就如同明朝,臣子就算再牛逼,就算你能架空皇帝,也不能自封為首輔,次輔。
嘉靖的兒子隆慶帝,大概是整個明朝最老實窩囊的兩個皇帝之一了。
但就算這么窩囊的皇帝,也能庇護老師高拱呼風喚雨。隆慶帝一死,高拱這么牛逼的人物也被張居正和馮保兩人聯手趕下臺,慘死于家中。
接下來,國君寧元憲目光帶著諷刺望向眾臣,這是如同一群鷹犬,只要一塊肉扔下去,這群人就紛紛撲上來,也不怎么管吃相是否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