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祝霖道:“殿下還是留在南甌國一段時間,鞏固一下勝利成果,安撫萬民,讓南甌國民眾也能仰慕君恩。”
太子寧翼懂了,這是讓太子再刷一波功勞。
對于太子來說,軍功是功。
但治民也是功勞啊。
屆時,讓南甌國民眾上個萬民血書,發誓效忠越國之類。
甚至太子離去的時候,幾萬民眾相送。
等太子回國都之后,又讓越國再上一次萬民血書,請求南甌國徹底歸附越國,成為第二個特治州。
這樣,太子這次的功勞就算是實錘了。
當年寧元憲的功勞也是說服卞逍背吳投越。
如今我寧翼,不但徹底擊敗了矜君,而且還讓南甌國徹底歸心,成為越國的一部分。
這開疆拓土之功,難道還不夠嗎?
確實夠了!
只要天下讀書人一起開口,一起吹捧。
用不了多久,這件功勞就會從虛的,變成實的。
太子寧翼這個開疆拓土之功,就會釘在史書之上。
至于真相?
誰在乎?
雖然整個越國的輿論話語權在讀書人手中呢?
老百姓知道個屁啊。
還不是讀書人說什么,他們聽什么?
史書都歸我們寫!
此時,太子終于心定了下來!
不管怎樣?
這一戰終究是贏了。
只需加工一下戰報便是。
“孤決定,接下來施展全新的策略,在兩國邊境線上大肆修建堡壘,保境安民。”太子寧翼道。
“殿下英明!”
“殿下英明!”
在邊境線上修建堡壘,和矜君進行持久之戰?
這……這不是沈浪和寧政早就定下來的政策嗎?
怎么又成為太子的了?
其實,太子寧翼也在感慨,
原來寧政和沈浪是對的,沈浪那一句話說的太好了。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沈浪和寧政提出堡壘戰,持久戰的觀點之后,幾乎被天下噴死,釘在投降派的恥辱柱上。
包括寧翼也嗤之以鼻。
然而沒有想到,他們竟然才是正確的。
不過……那又如何?
你們的恥辱柱是翻不了身了,而且加上蘇難未死,沈浪勾結矜君已經成為事實。
接下來,就等著遺臭萬年,被萬民唾棄,永世不得翻身吧!
你們這個正確的持久戰,堡壘戰策略,就歸我寧翼了!
不謝,不謝!
我會把你們打入萬丈深淵進行感激的。
但是,矜君在哪里呢?
三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陰霾。
“矜君在哪里?”太子寧翼還是問了出來。
祝霖大將軍道:“現在想來,矜君已經消失一個多月不在軍中了。”
南宮傲道:“蘇難再怎么說也是一個外人,他竟然把兵權交給一個外人?”
祝霖道:“對啊,作為一個君主,誰會把兵權交給外人?發生了什么事情才會讓他把兵權交給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