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這段時間內。
群臣愈演愈烈。
每一日朝會不干別的,就是歌頌寧岐的不世之功。
然后奏請國君,這次傾國之戰越國大獲全勝,擊退了三路敵人保住了疆域。
請國君祭天還愿,并且讓三王子寧岐念祭天疏。
上一次祭天,就是由寧政念祭天疏,開啟了他的奪嫡之戰。
也就是上一次祭天太子寧翼之位動搖,逼迫他不得不去南毆國戰場建功立業,穩固太子之位,結果遭遇滅頂之災。
這一次群臣奏請寧岐念祭天文,那接下來就是要奏請冊封寧岐為越國公了。
如今寧翼的太子之位還沒有徹底廢掉。
一旦寧岐成為了越國公,那祝弘主等人就會奏請國君,廢掉寧翼太子之位。
然后寧岐接任太子之位,名正言順。
文武群臣的算盤打得響,但寧元憲哪里肯讓他們如愿?
就一直拖著。
群臣開始危言聳聽。
上一次祭天,先是烏云壓頂,雷霆陣陣,之后忽然晴空萬里。
這完全是預兆了這一場國運之戰,先輸后贏。
這是上天之保佑。
如今一年多時間過去了,越國戰局已經大獲全勝。
難道不應該再一次祭天,感謝上天之庇護嗎?
這話還真是有道理了。
哪怕寧元憲也覺得這一次國運之戰,真是有種天意的感覺。和上一次祭天的天氣情形何等相似?
本以為要亡國了,結果卻獲得輝煌大勝。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
天南行省急報,發生地震,上千間房屋倒塌,幾百人傷亡。
如此一來!
越國文武群臣再一次高呼,請陛下祭天還愿。
這一次國運之戰,正是因為上天之保佑,才能獲勝,才能保住越國幾百年江山。
若不祭天?豈不是忘恩負義?
豈不是要觸怒上天?
這一次地震,便是示警啊。
這個說法不僅僅在朝堂上很流行,就算在民間也盛傳開來
甚至國君都有些相信。
所以不僅群臣上表,請國君祭天。
天下萬民也渴望國君祭天,尤其是天南行省那些遭受地震的災民們。
希望國君能夠祭天平息天怒,還天南行省太平。
天下萬民哪里懂得朝堂眾臣的居心叵測啊。
這個時候祭天?
寧政擺明著趕不回來的,但總要有一個王子念祭天疏吧?
其他王子都不夠格,就剩下寧岐了。
而念祭天疏,一般都是國之少君的權力。
若是寧元憲答應祭天,又讓寧岐念了祭天疏。
那群臣下一步奏請冊封寧岐為越國公,豈不是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