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政!”
喊出這個名字的時候,所有人微微一愕。
這是誰啊,頭這么鐵?都這個時候了,竟然還敢選寧政?
“寧岐!”
聽著整個唱票的過程,帝國廉親王面帶笑容。
這就對了。
沒有意外發生就是最好的局面。
整整好幾百票呢,可要統計好長時間。
上朝一般分為大朝會和小朝會。
小朝會的官員不過百,而大朝會則能夠達到好幾百。
選王會是大事件,一定一進行大朝會。
整個大殿內,大大小小官員,達到五百三十七人。
整整一個時辰后!
統計結束,唱票結束了。
這次選王會,總共五百三十七人參加。
推舉寧岐為越國太子的,總共有四百八十五人。
推舉寧政為越國太子的,總共有五十二人。
如今看來,越國朝堂也不是奸佞滿朝。
之前文武百官屢屢和沈浪過不去,甚至和國君寧元憲過不去,歸根結底還是看不慣沈浪,看不慣寧元憲,并非完全是人品問題。
都到這個時候了,還有五十幾個人不怕死支持寧政。
而詭異的是,這五十幾人之前反對寧政也是最厲害的,因為當時他們確實覺得寧政不適合繼承王位。他們始終秉持自己的意志,當時對抗寧元憲,現在也對抗帝國。
而在場所有巨頭中,支持寧政的只有兩個人。
樞密院副使寧啟,御史大夫王承惆。
這位御史臺大夫幾乎從頭到尾都和沈浪對著干的,噴了他好幾年了。
當時口口聲聲說金氏家族要謀反,也是這位王承惆大人。
結果現在,他竟然頭鐵得對抗帝國意志,都到這個時候了還選擇了寧政。
可見關鍵時刻,這位御史大夫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操守。
帝國廉親王淡淡看了王承惆一眼。
茅坑里的石頭,沽名釣譽之輩而已。
在御史臺呆得太久了,真的把自己當成了正義之化身。
無傷大雅。
“今天這個結果就很好嘛。”帝國廉親王道:“這是選王會,何等神圣,怎么可以棄權?這次就很好,每個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全場靜寂無聲。
呵呵,自己的選擇?
你們就差把刀架在我們脖子上,逼著我們寫下寧岐的名字了。
廉親王繼續道:“我呢,就只是代表帝國監督整個選王會而已。一切都是你們越國的意志,帝國是不會干涉你們內/政的。我代表帝國宣布,這次選王會公平有效!”
全場依舊靜寂。
廉親王道:“王后,接下來事情就交給你了。”
越王后祝氏道:“我一再說過,我是女流之輩,不好干政。太子乃是國本,我作為女子更加不好開口,所以一切都交給諸位臣工。如今你們自己選出來了,那作為長輩,我宣布一下,應該不算干政吧?”
帝國廉親王道:“當然不算干政,而且越王生死未卜,太后又崩了。王族之中就屬王后最尊,垂簾聽政本是應有之舉。”
王后祝氏道:“垂簾聽政之事,我是不做的,但現在母后不在了,陛下又醒不過來了。所以這事還是要我來,真是難為我這個女流了。”
帝國廉親王道:“王后,這不是權力,而是責任。”
王后祝氏道:“那好吧,那這件事情就由我來宣布了。”
然后,王后祝氏緩緩地站了起來道:“寧岐大家都選了你,從今以后你要如履薄冰,謹小慎微,萬萬不要辜負了群臣的期待,更不要辱沒了祖宗的功業。”
三王子寧岐出列,躬身道:“兒臣遵母后之旨。”
王后祝氏道:“那我正式宣布,冊封三王子寧岐為越國少君,主持國政,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