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是記者在采訪寧老板,“寧老板,跟咱們電視機前的朋友們打個招呼吧”
只見寧老板落落大方的對著鏡頭笑了笑,然后口齒清晰地說道“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寧記點心鋪的老板寧凝,很高興能以這樣的方式,跟大家見面。”
“不錯,還挺有自信的”徐海聽到電視里的聲音回頭看了眼,稱贊道。
“對,說的也清楚,大大方方的,看著很有氣質。”徐母也稱贊道。
徐蔚霖聽到父母口中對寧凝的夸獎,面上很鎮定,心里卻很高興。
而徐老爺子看到電視上的那張臉,淡淡地說了句,“這一看就是個好同志,都說面由心生,你們看她的眼,對著鏡頭不躲閃,溫柔有力,這說明啥。
她心志堅定,日常生活中,她肯定是個有主見,而且有想法就去做的人,這樣的人要多注意脾胃,多注意肝,不過我看她眼白很干凈,所以這方面問題不大。”
徐蔚霖安靜的聽著,默默跟自己上次給她看的脈象做比較,基本上沒出入,不過以后還是找個機會,把寧凝帶到爺爺面前,讓他親自把把脈。
“爸,她就是寧記點心鋪的老板,那桃花酥就是她做的。”徐母笑著說道。
徐老爺子往年都會在過年的時候從種草藥的院子來這兒住幾天,一個是過年得團圓,一個是擔心小孩兒們拔了他的藥草,所以他情愿自己過來,也不愿大家去那里團圓。
要說今年跟往年有啥不一樣,還真就跟吃的有關,徐老爺子以往是不愛吃點心的,點心是甜的,吃了容易化濕,容易上火。
可今年他每天都會吃寧記的點心,不管是奶酥還是桃酥,老爺子第一次拿到桃花酥時,足足在手里反復欣賞了好久,他嘴上沒說,可大家都看得出來,他很喜歡這桃花酥。
徐老爺子聽到兒媳的話,點了點頭,“不錯,那桃花酥工藝復雜,她能做到每塊品相都差不多,足以證明她有能力有耐心,希望她越來越好”
徐老爺子看著電視上那張年輕的臉,忍不住看向了自己的孫子。
現在,果然是年輕人的一代,這些中式的點心,中醫醫術,只要有年輕人繼承,發揚光大,他們這些老一輩兒的,還擔心啥
啥也不用擔心了,只管到時間去找祖先報道就行。
在這方面,徐蔚霖就讓他特別省心。
徐老爺子心情舒服了,走到門口拎著鳥籠,出門遛鳥了。
張媽走到徐母旁邊,“老爺子的行李還收拾不”
徐母難得從電視上移開眼,一看老爺子已經吃好出去遛彎了,立馬搖了搖頭,“不用不用,他說的明顯不是真心話”
說完,她又看向電視,剛剛有點沒聽到,她連忙問道“剛剛寧老板咋說的元宵節那天開獎,還干嘛來著,我沒聽清。”
“推出新點心七彩湯圓”徐蔚晶頭也沒回的說道。
“七彩湯圓湯圓不就是糯米粉包的么,還能有別的色”徐母看向張媽。
張媽笑了笑,很服氣的說道“我也沒見過七彩的,不過我還真是佩服寧老板,真不知道她從哪兒冒出的這么多主意。”
播報寧記點心鋪的片段結束了,徐蔚晶扭頭看著哥哥還坐在沙發上繼續看新聞,她又回到了餐桌上,跟媽媽討論剛剛的話題。
“媽,我們元宵節那天也買點七彩湯圓回來嘗嘗,看看跟普通的湯圓有啥不一樣”
徐父一口把碗里剩下的粥喝完,理了理領結說道“又想去湊熱鬧,別忘了這個月你還要去海市匯報演出。”
“我沒忘,這叫勞逸結合,再說了你們過節難道我不過媽,你看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