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會長,您是行家,我也不瞞您說,我們鼎盛酥餅行以蘇式酥餅為主,港市那邊流行的是廣式月餅樣式的點心,或者是蛋撻、菠蘿包這種中西式結合的點心,所以,對于鼎盛來說,挑戰也不小。
當然我選擇在那里開店,也是因為前些年那里的政策好。
可我真正想的還是回大陸開店,畢竟我的根兒在這,種花家的人,始終講究一個落葉歸根。”
這番話朱久明是真情實感說的,在新國生活了30多年,他內心深處還是挺想念從小聽到大的吳語,想念濛濛細雨里的亭臺樓閣。
周光雄嘆了口氣,表示理解。
“在外漂泊久了,有鄉愁很正常,噯,對了,朱老板是哪一年出去的”
“嗐,時間太久,我都忘記了,瞧我也是,跟周會長說這個干嘛,周會長您放心,我一直都是遵紀守法的好公民,要啥條件啥手續,只要您開口,我一定配合。”
周光雄聽出了他的含糊跟搪塞,輕笑了聲,“朱老板真是貴人多忘事,那你的根兒在哪兒,這總不會忘吧”
細看之下,周光雄雖然帶著笑,可那笑容根本沒達眼底。
“這我怎么可能忘,我是蘇城的。”
“蘇城好啊,朱老板酥餅行經營的這么好,想必祖上一直都是經商的,果然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次交流會肯定能取得好成績,到時候別忘了回宗祠上告祖宗。”
周光雄雙手背在身后,笑著調侃道。
“那是一定。”朱久明背后都有些汗意,50年代想出去沒那么容易,他要是明說了,周會長肯定會猜出來他是偷渡出去的,在成功開店之前,最好不要留下這種壞印象。
之前見面,周會長也沒問過這個問題,不過那時候周會長忙著活動的事,他們每次見面都很短,也沒怎么深入去聊。
這句話后,周光雄就沒再講話,朱久明看著周光雄的臉,見他只是朝前看著,臉上也沒什么表情。
他又等了一會兒,還是不見周會長講話。
朱久明忍不住朝前走了一步,笑著低聲說道“剛剛周會長說了咱們國家以后會越來越好,我身為蘇城人,為了支持我們蘇浙海地區糕點行業的發展,我也想盡點綿薄之力,等我成功開店后,想捐10萬元人民幣充當會費,用于協會的日常經營與開銷。”
周光雄不動聲色地瞥了他一眼。
朱久明以為自己押對了,又繼續說道“另外,我還給周會長準備的禮物剛從國外運回來,之前見面太匆忙,有些不方便,不如周會長定個時間,我們小酌幾杯。”
“朱老板,不愧是生意場上的人。”周光雄說完這句話,淡笑著轉身走了。
朱久明連忙想要快步追上去,不料被金秘書伸手攔住了。
“朱老板留步吧。”
“金秘書,還得煩請你幫我在周會長面前多美言幾句,回頭我請你吃飯。”
金秘書朝朱久明點頭致意,轉身跟上了周會長。
周會長余光看到金秘書,有些不悅,“以后像這種人,身份背景基礎信息都了解徹底了再讓我見。”
金秘書低頭應下,“是”
等回了高臺,周光雄簡短地將談話內容說了下,“短短的幾次接觸,我就看出了他不是個老實人,油嘴滑舌不說,溜須拍馬,收買人心,我看他熟練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