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數已經比剛剛少了很多,加上旁邊的茶水供應和正在搭建的醫療小組做預防,現在的情況已經在他們的可控范圍內。
寧凝已經放心了。
“還看嗎差不多我們就先回去”寧凝看向趙小雨。
趙小雨連忙點點頭,“好”
“那周廠長,我們就先回去了。”寧凝向周根生告辭,推了他留她們一起吃飯的邀請,帶著趙小雨回了寧記。
沒想到寧記門前也有人。
大家看到寧凝,連忙面帶笑容地朝她走來。
寧凝以為他們也是來買黃油曲奇的,先開口道“黃油曲奇現在店里沒有,后天才有。”
“寧老板,這么說后天你真要營業了”
寧凝看了他們一眼,然后示意趙小雨先去開門。
“是啊,寧記后天營業。”
“太好了,我還以為是大家傳的謠言,沒想到是真的”
送走他們后,寧凝干脆拿出紅紙和毛筆,寫了個后天正常營業的告示貼在外面墻上。
等她忙活完,卻瞧見趙小雨從一個麻袋里拿出南瓜、還有好幾個布包。
她走過去打開一看,里面都是些曬干的香菇、木耳還有像干豇豆、梅干菜之類的干貨。
“這都是你買的”寧凝蹲下身抓了把木耳在手心攤開,品相還挺好的。
趙小雨連忙搖頭,“不是,不是俺買的。”
既不是她買的,也不是趙小雨買的,那是誰的
“你從哪兒找到的”
“就門口啊,剛剛你跟他們說話,俺開門時看到這一麻袋靠在墻邊,還以為是你找人買的東西,人家送上門了。”
寧凝搖了搖頭,這里面除了香菇和木耳以外,其他干貨都不是她會主動買的。
“裝起來吧,放回原位,或許是誰落在這兒忘記拿走了。”
趙小雨點點頭,“應該是農村進城來想賣點干貨貼補家用的人,這些都是俺們農村很常見的干貨,尤其是豇豆,每年到了夏天,俺種的豇豆都瘋漲,吃也吃不完,都會像這樣用水炸一下,曬干,留著冬天包包子,或者來客了添盤子用。”
“還有這梅干菜,分豬肉后和豬肉一起炒,梅干菜帶著一股肉香味,不管是就著饅頭吃還是包餃子,都特別香。”
難得看到這么眼熟的東西,趙小雨像開了話匣子邊裝邊跟寧老板講述她之前的生活。
寧凝越聽越覺得不對,這么上乘的干貨,如果是出來賣錢貼補家用,又怎么可能會落下。
她和趙小雨倆人一起把麻袋提到前廳的大門旁,這時她聽到隔壁王阿姨在外面說話的聲音。
寧凝走了出去,向王阿姨打聽上午10點之后,有沒有在寧記門前看到背麻袋的人。
“麻袋是不是土色的麻袋,上面幫著麻繩。”
“對對對,就是那個麻袋,也不知道是誰落下了。”寧凝側過身,指著門口的麻袋。
“落下我看不像,他還跟我說過話呢,問我這兒是不是叫寧記點心鋪,我說是的,他就把麻袋放下人就走了,連我問他是誰,他都沒說。
寧老板,這不是你定的貨啊,我瞅他那架勢,還以為是你跟村里人定的貨。”
寧凝敏銳地捕捉到一個關鍵詞,“村里人”
“對啊,那是個老漢兒了,臉黑黑的,雖然瘦,但露出來的胳膊上可以明顯的看到粗筋,他上半身里面穿著松松垮垮白色的背心,外面一件打了補丁的軍藍色襯衣,洗的發白的褲子,還有那雙膠鞋,腰間門還別著一根旱煙桿,我見過的村里老漢兒都這副打扮。”
王阿姨仔細回憶著,把自己能想起來的都說了。
可她說完,發現寧老板反倒看起來更迷茫了,她忍不住問道“想不起來是誰”
寧凝抿著嘴搖了搖頭,有些無奈。
“不是想不起來,是我壓根不認識你說的這個人。”
突然她想到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