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凝一一和他們握手打招呼,她一直以為叫梅村是因為村里種植的有梅花,沒想到是因為村里大部分人都姓梅。
“寧老板,這是我們按照您的那碗抹茶粉研磨出來的,您看看質量怎么樣。”
梅村長拿出一個鐵皮罐子,罐子以前還是裝麥乳精的,外面還有包裝殘留。
見寧老板多看了兩眼鐵皮罐子,梅村長急忙說道“寧老板放心,這罐子挺久了,里面很干凈,裝之前我還聞過了,一點別的味道都沒有,絕對不會串味。”
寧凝讓趙小雨拿了一副碗勺和篩網,“嗯,的確只能聞到抹茶的香氣,不過下次還是要小心,就算用紙包過來,也最好別用這些盛放過其他香味的盒子裝,抹茶和綠茶一樣,一旦串味,就賣不起價了。”
“寧老板說的是,下次我們會注意”
梅村長還是第一次見到寧老板,雖然別人常說寧老板剛20歲出頭的年齡就這么厲害,為人肯定很銳利。
可今天見著了,他覺得不應該用銳利來形容,應該說認真,一旦涉及到糕點方面,寧老板就會像變個人似的,一改聊天時的親和,變得十分專注,給他的感覺像極了劉專家。
他們都是老百姓口中的文化人,打心底里佩服的能人。
寧凝拿著小篩網,用勺子挖了些抹茶粉倒進篩網里,隨著她手腕發力,小篩網開始抖動,篩網里的抹茶粉很快就掉落在下面的碗里,最后篩網里一點抹茶粉都沒剩下。
她又試了一次,也是一點都沒剩,全部都被篩進抹茶碗里。
寧凝面袋笑容,笑著看向梅村長,“抹茶粉研磨的很細膩。”
梅村長被夸獎,一時還有些不好意思,手不自覺的在腿上來回摸了摸,“是劉專家指導我們這么做的,他說得按照您那碗抹茶粉的標準,起初抹茶粉里始終會有磨不好的茶梗,劉專家建議我們先把茶梗去掉,只留下葉子,再去制作,沒想到還真出效果了。”
梅村長說著,伸手朝劉專家示意了下,全場的人都把注意力轉到了那位穿著襯衫,軍綠色褲子,留著胡須的男人身上,自進來以后,除了打招呼,他都只是安靜的坐在一旁聽別人講話。
被大家盯著看,他握拳清了下嗓子,隨后說道“我翻閱了書籍,早在隋唐時期,我們郭嘉就出現了一種蒸清散茶的喝法,當時叫做煎茶。
他們采集春天的嫩茶葉,蒸過之后就,做成茶餅保存,等需簡要時,先用火將茶葉炒干燥,再用石磨研磨成粉,最后倒入茶碗里用滾燙的沸水沖兌,打出浮沫后飲用。
而書籍里也講述了研磨的過程,我只是照本宣科的告訴大家,并沒有發揮什么大作用。”
他說完還點了點頭。
梅村長卻不這么認為,他連忙說道“劉專家,你太謙虛了,就算不是你想出來的法子,可那么多書偏偏是你翻出來了,你還教了我們大家怎么一步一步按照書上流程來,這作用可大了,要不是你,我們哪能這么快把抹茶粉送到寧老板面前。”
周根生認可的點了點頭,他拍了拍劉專家的肩膀,語氣很認真的說道
“梅村長這話說的沒錯,千萬不要小看你的這套制作流程,這在我們糕點廠,那就等同于車間操作手冊,那是最權威的流程,所有人只要進入到這個車間,都得按這套流程來,統一標準。”
劉專家還是不太習慣攬功,他摸了摸鼻子,示意大家還是把重點放在抹茶粉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