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點廠得到寧凝肯定的答復后,正式開始和梅村商洽進購抹茶粉的事,梅村更是在劉專家的指導下,起草了制作抹茶粉的一整套操作指南,貼在村里的告示欄內,并且組織村民學習和實踐。
在從周根生口中了解到他們合作的進程后,寧凝再次強調糕點廠和梅村的訂購合同必須在梅村將抹茶粉送去食品質檢局后,獲得合格證書后才可以簽訂。
對此,周根生也很認同,畢竟他們生產的東西是面對普羅大眾,食品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有權威機構的證書才能讓大家放心的購買。
同時縣里也相繼派去了很多技術力量,支援梅村的抹茶車間建設,就連梅村通往縣城的路,也有施工隊加班加點的施工。
一個原本很不起眼的梅村,短時間內鬧出這么大的動靜,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而梅村短時間內的變化,也成為河安縣的一大亮點,不少人都說梅村要富了
以前方圓幾里,看不起梅村,覺得梅村窮的其他村民,眼下都開始打聽梅村是走了什么狗屎運,竟然引起縣里這么重視。
村口的大樹下,坐著不少閑聊的人,有知情的大爺,找了個樹樁坐下,伸手往地上磕了磕煙桿里的煙灰,意外的說道
“你們不知道啊,俺還以為這事兒已經不是秘密了”
其他人回頭一看,這大爺的女兒早些年不就嫁到梅村去了么,當時還有人說他咋想的,把女兒嫁到那么窮的地方。
如今聽他這么說,不少人都貓了過來,和他討近乎,“大爺,究竟怎么回事兒”
其他人也都好奇地盯著大爺想聽聽到底怎么回事兒。
大爺抽了兩口煙,這才不緊不慢地說道“你們曉得寧記不”
大家對視一眼,有人笑了,“大爺,瞧你這話問的,我們就算沒吃過寧記的點心,可也聽過寧記啊。”
“可寧記和梅村有啥關系我可是聽說寧記的女老板是寧家莊的,寧家莊和梅村一東一西,可挨不著邊。”
大爺吧唧了下嘴,有些不樂意了,“你們嘴咋這么能說呢,還聽不聽俺說了”
“聽聽聽,大爺您說,您說。”
見他們都一副乖乖聽話的樣子,大爺這才滿意的繼續開口。
“寧記的女老板看重了梅村的茶葉,要用來做點心,而且還是和糕點廠合作,縣里的領導們非常重視這次的合作,這才又是修路,又是建廠,俺聽俺女兒說,她們現在都在學習新手藝,每天穿工裝,戴工帽,俺那天瞧見了,和城里國營單位工人們穿的藍工裝一樣樣兒的”
說到最后,大爺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那身藍色工裝可是工人階級的代表,農村人是想都不敢想,如果誰家里有城里上班的工人,即便是他們淘汰不穿的工裝送回來,他們穿上也足夠其他人羨慕了,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衣服,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而如今,他女兒穿上了,大爺腰桿挺的直直的,臉上也十分神氣。
“茶葉還能做點心那么苦,誰喜歡吃啊”有人忍不住唱衰道。
而其他人從大爺的話里聽出了不得了的信息。
“真的假的,就因為寧老板看重了梅村的茶葉,縣里就這么重視,這說的也太玄了”
“玄還有更玄的,俺聽俺閨女說用不用梅村生產的東西,全看寧老板點不點頭,之前他們村長還親自把東西送去給寧老板過目,縣長和糕點廠廠長都得看寧老板的意思,她點頭了,才算過關。”
大爺將自己那天聽到的悉數講給他們聽,看到他們臉上也和他剛聽到時,露出了吃驚的神情,大爺又神氣的抽了口煙。
“我的親娘啊,這寧老板竟然有這么大能耐。”
“誰說不是,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事,她可真有本事,讓那么多人聽她的。”
聊到這兒,大家都對寧記有了新的認識,對那位寧老板也是由衷的敬佩,關鍵她還是位女人,這一點讓不少人都打心眼里覺得她真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