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騎兵機動性很快,由于陣法的緣故,導致他們需要取勝的關鍵就是中央突破,以集中兵力對付敵陣中央發出猛攻。
龜縮在方圓陣內的項宗奇被打的很憋屈,他只能一味的防守,因為本身這個方圓陣就是注重防守的,再加上對方這支部隊也不是泛泛之輩。
好在他占據人數上面的優勢,才能夠不被打的節節敗退,盾槍兵,弓箭兵在外圍中一邊格擋,一邊反攻,雖然攻擊力算是很弱,但是也打出有效的攻擊。
項宗奇松了一口氣,他算是打仗中的儒將,也是戰斗經驗中蠻資深的老將。
而李承超雖然統帥這支部隊不到七、八年,而且戰斗經驗中雖然少于項宗奇,但是由于父親槍神的指點,也導致他有很高深的技巧。
白馬騎兵集中在中央部分,以核心的猛攻進行交鋒,一次又一次的迅猛攻擊,讓到方圓陣的外圍士兵很是心累,因為除了要抵擋強勁的沖鋒以外,還要進行反擊。
每一次的沖鋒讓到盾槍兵的左手不停的顫抖,至于右手的長槍也像前出刺,只不過由于時間的推移,導致反擊不是特別順利。
白馬騎兵的每一次快速交鋒后,就立即向后返回,雖然對方有五百弓箭手進行射擊,但幾乎所有箭雨都被白馬騎兵一一掃落在地。
李承超在其后一邊施展著防御罩給八百騎兵,讓他們不被只會偷襲的弓箭兵給打到,一邊也刺出強勁的雷動八重法。
每一次他都順走了對方幾十人,如果不是對方統帥項宗奇的打仗使用的防御武功隔閡在外,他會殺得更多。
項宗奇看著指揮有加的李承超,心中暗自贊道“不愧是神槍之子,僅僅二十幾歲就有如此實力了嗎看來只能將騎兵在對方出擊的一霎那進行有效的攻擊了,原先還想要將這一招打他個覆滅。”
是的,從剛才到現在,方圓陣的二千五百騎兵就沒出一個,在戰斗中他們將這個底牌收藏著,這也讓到這支騎兵沒有存在感。
很快李承超就適應了剛才到現在的交鋒策略,只不過這也讓到他慢慢忽略了對方這支騎兵的存在。
他們一行人打得超級爽,也殺了不少人,臉上也盡是驕傲,已經完全不把對方放在眼里。
項宗奇一直在等待時機,雖然他看到自己外圍的兵力慢慢缺少,而且方圓陣的防御力也開始薄弱了起來,只不過他并沒有因此感到任何的挫敗。
而是一直握著寶刀,一直握著寶刀,他看著外圍兵力許多士兵身上慢慢出現傷口,在他們身上很快也有一種抵擋不住的感覺,但他還是繼續等待。
直到現在,他才覺得時機到來了,在他身后的騎兵也很著急,因為從開戰到現在,他們就像這個方圓陣這只烏龜一樣龜縮在里面,這也導致他們心里很是郁悶。
當他們聽見項宗奇喊出一字出后,就知道時機到來了,就在李承超以為還是和剛才那好幾次一樣的沖鋒的下場一般后。
結果卻是和他們的想法背道而馳,當他們看見眼前的盾槍兵,弓箭兵那個陰險的樣子時,就知道中計了,只可惜反應終究還是比思考慢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