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這會兒想的是被誰看見了,她早早出門就是不希望被人知道她去牛家,李氏還沒開竅,不能叫她學了去。
聽她賣關子,地里的人更覺得稀罕,劉氏那張嘴漏風是出了名的,誰家雞被鴨拱了都能被她傳得沸沸揚揚的,兒子娶親竟藏著捂著,莫不是里邊有事不能被他們知道
目光紛紛投向譚青牛,心底率先給否決了。
譚青牛性子祖傳的憨厚老實,做不出越矩丟人的事。
思來想去也琢磨不出個所以然,專心做手頭事情去了,慢慢到晌午,村里升起裊裊炊煙,清靜的村道上傳來喊爹喊娘回家吃飯的聲音。
地里的人陸陸續續收工了。
看到牛家媳婦站在村道的桃樹下,眾人沒來得及打招呼,只看劉氏晃著兩個糞桶跑上前,抱過牛家媳婦手里深藍色的包袱。
軟塌塌的像是布料,路過的人無不感到驚訝,劉氏素來不注重穿衣打扮,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十多年,補丁都快多過衣服布料,這樣的人突然有天舍得花錢買布料,老天爺要下紅雨了啊。
便是知道包袱里裹著衣服和鞋的邱婆子也發出如似感慨。
她看了一眼便收回視線,鋤頭籃子被劉氏搶走給譚三戶拿著,邱婆子空著手,劉氏把東西往她手里一塞,干脆利落,邱婆子沒回過神下意識的抱在懷里。
其他人驚訝更甚,“給你婆婆買的”
邱婆子想撇清,劉氏嘴一張就說給她買的衣服鞋子,邱婆子怒瞪著她。
劉氏笑著解開包袱,展開里邊的衣服和鞋子,在場的人一臉難以置信,誰不知道劉氏把錢看得比命還重啊,親爹親娘跪地求她都拿不到錢,竟舍得花在邱婆子身上
李氏沒搞清楚狀況呢,在場的人先把劉氏摸得透透的了劉氏有大事求邱婆子,還是天大的事兒。
人群里的婦人們交頭接耳問李氏情況,李氏臉上言笑晏晏,心底罵劉氏愛顯擺,買件成衣就差沒放鞭炮了,尋常人家都是買布料裁了自己縫衣服,懶得沒邊的人才直接買成衣,李氏掃了眼布料款式,少說也得一兩百文,不知道劉氏怎么想的。
她們竊竊私語時劉氏已榮光滿面的檢查衣服針腳線縫去了,從衣領到袖子,里里外外扯開來檢查。
人前邱婆子不好落劉氏面子,進了家門就把衣服鞋子還給劉氏,“我不缺衣服穿,給你親娘拿回去。”
有這件衣服,劉家人恐怕不會再上門罵劉氏不孝了。
劉氏從善如流,“你就是我親娘。”
膩歪得邱婆子渾身起雞皮疙瘩,她可生不出劉氏這樣的閨女。
劉氏往邱婆子身邊靠了靠,“衣服給娘買的,我親娘也穿不下。我娘想穿新衣服還不簡單,叫我嫂子弟妹買啊”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劉氏從小聽著這話長大的,骨子里也是這么認為的,她爹娘要什么問自己兒媳拿,她這盆潑出去的水盡到年節孝敬就夠了。
“娘你要不要回屋試試,尺寸不合適改天拿到鎮上換。”
邱婆子哪兒敢穿她買的衣服,不定后邊有什么陷阱等著她,拿人的手短,她可不會落人話柄,叫譚三戶拿回去改天給劉家人送去。
譚三戶更直接,“媳婦這樣吝嗇的人難得舍得花錢,娘你就收著吧,爹想要還沒有呢。”
無辜躺槍的譚老頭懵了,“我什么時候想要新衣服了”
想要也沒有,譚三戶心里說。
譚老頭沒琢磨他心思,跟著勸邱婆子,“知道你不缺兒媳那點孝敬,但她有心你就坦然收著,親家不高興也不會找到你頭上來。”
“你見她啥時候好心過”
邱婆子哼了哼,并沒因劉氏一件衣服一雙鞋子就給她好臉,劉氏卻樂呵呵的,幫著端飯遞筷,邱婆子眼睛往哪兒掃她就做那兒的事兒,眼力見空前的好,下地更是時時注意邱婆子,問她累不累,渴不渴,譚青牛長這么大頭回看他娘表現出為人娘的細致體貼來。
沒人不說劉氏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