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往來的商人多,那些趕路的舍得花錢。
可不等她到西市,蒸籠里的包子就賣完了,只剩下幾個饅頭。
饅頭是拿刀切的,瞧著不如普通饅頭大,事實的確如此,普通饅頭添的糖精,她添的蔗糖,成本高,總要想法子從其他地方撈些回來。
一斤面粉做十五個饅頭,她一斤面粉做了差不多十九個饅頭。
上前買饅頭的人略有遲疑,不過青桃不是見人就解釋的性子,只讓買饅頭的人可以先嘗,嘗了后再看買不買。
先前她沒提,拿老面發酵的面團會有股酸味,為了沖淡酸味,她揉面用的水是泡過草木灰的,草木灰堿性,能中和老面的酸味,如此就剩下蔗糖和面粉的香味。
眼看就快到趙氏面館了,后邊忽然誘人喊她,說是剩下的饅頭她全買了。
來人氣喘吁吁的姑娘,看著也就十六七歲的年紀,身材干瘦,眼里沒什么光。
她問青桃多少錢。
饅頭比包子便宜,兩文錢一個,三文錢兩個,蒸屜里剩下七個,十一文錢。
那人爽快的給了錢,問青桃能不能將其中個饅頭單獨裝起來。
青桃備著有大紙,包六個饅頭不是問題,青桃問她用不用繩子捆起來。
捆緊實的饅頭塊頭會小些。
姑娘遲疑了會,“不捆了,我抱著吧。”
等青桃把單獨包好的饅頭的遞過去,姑娘毫不遲疑塞進自己懷里,熱乎的饅頭燙得她胸口顫了顫,但沒掏出來,隨即抱著剩下的六個饅頭飛奔而去。
托她的福,出門不過兩刻鐘青桃就將蒸籠里的包子饅頭賣完了。
出乎意料的順利。
不過青桃知道自己是運氣好,先是遇著幾個過路的生意人買了四十個,又碰到這個姑娘買了七個,平時不見得會有這么好的運氣。
不管怎么說,賣完了是好事。
她推著車掉頭,到巷子里遇到譚秀才他們出門。
看到她,譚青槐搖頭擺尾跑了過來,“三姐你怎么回來了,是不是忘記帶什么東西了”
譚秀才亦有同樣的擔憂。
青桃笑瞇瞇點了點蒸籠,譚青槐不明其意,青桃只得開口,“都賣完了。”
“啥”譚青槐臉上的表情極其夸張,直接上手晃了晃蒸籠,“真賣完了”
他個子矮,夠不到最上層的蒸籠蓋,譚秀才身量高,幾步上前揭開蒸籠蓋,里面空蕩蕩的,只剩下包子的清香,他也難掩驚訝,“這么快就賣完了”
“運氣好遇著幾個趕路的,他們買了很多。”
譚秀才慢慢回過神,“那說明今天日子好,你選這天開張選對了。”
人多少有點迷信,青桃出門就賣完所有包子饅頭,換了誰都會說兩句好話,他闔上蒸籠蓋,“那你快回家補會覺吧。”
昨晚青桃忙得晚今個兒又起得早,長此以往身體怕會吃不消。
況且她這個年紀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青桃嘴上答好,實則想著回家再揉面蒸幾蒸抽饅頭賣。
做包子調餡兒來不及了,賣饅頭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