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又開了。
這次是個老嫗,“包子新鮮不”
青桃點頭,“新鮮的”
院里傳來孩子們的哭鬧聲,老嫗回頭瞅了瞅,“不哭啊,奶奶買包子。”
哭聲戛然而止。
門口多了幾個小腦袋,眨著水汪汪的眼睛打量青桃,然后扯老嫗衣服,“吃包子,吃包子。”
“好好好,都有。”老嫗抱起腳邊最小的那個,和青桃說,“給我來七個包子吧。”
“好呢。”
青桃夾的都是口味淡的包子,老嫗挨個遞給孩子們,讓青桃稍等,進屋給青桃拿錢。
落后幾步的趙氏娘看到這,猛拍大腿,“虧了虧了。”
她們應該走前邊的。
巷子只允許一輛推車過,她們在前邊就把青桃堵在后邊了,她不讓,青桃就沒法做生意。
老嫗給的是碎銀,青桃第一次收到這個,問老嫗懷里的孩子,“包子好吃不”
孩子吐字不怎么清楚,“次,次”
她笑了。
繼續往里走,如貨郎所說,這片生意確實好做,要么不買,一買就是十幾二十個,趙氏娘在后邊眼紅得充血,牙齒咬得咯咯響。
好不容易走出巷子,她叮囑鐵蛋,“待會你機靈點,看她想進哪條巷就超她前邊去。”
鐵蛋猶豫,“不太好吧。”
“沒出息的,什么不太好,讓你做就做。”
“哦。”
青桃卻不打算進小巷子了,蒸籠里的包子已經賣完了,就剩十幾個饅頭,沿街慢慢走,晌午賣完不是問題。
往前走了十來米,她驚奇的發現這條街是何家門外那條街。
難怪貨郎說這片生意好做。
不想遇到熟人,她走得很快,可天不遂人愿,經過何家門前,何家老太太恰巧出來。
四目相對,青桃禮貌地打招呼。
老太太扭頭不理人。
有些時日沒見,老太太似乎胖了些,衣服穿在身上不顯空了,就那張臉仍透著刻薄。
“青桃”老太太喊她,“來兩個包子”
青桃“賣完了。”
忽的,趙氏娘擠了過來,滿臉堆笑的說,“我那有包子,小嫂子過去看看,保證味道比青桃的好”
不等何家老太太說話,熱絡的牽起老太太往她推車走,邊走邊說青桃壞話。
翻來覆去無異于說青桃手藝是偷學的。
趙氏娘眼力好,看何家老太太臉色就知她不喜歡青桃,不喜歡又買她包子,肯定家里孫子吃的。
她自然要把人籠絡好。
“我家賣包子幾十年了,味道正宗,青桃就是去鋪子做幫工偷學的。”
何家老太太知道青桃去鋪子做幫工,她掙脫趙氏娘抓著的手,好奇,“你就是西市面館那家”
趙氏娘愣住,“可不就是,小嫂子知道那家”
何家老太太沒吭聲,看著冷冰冰的蒸籠沒啥食欲,轉身走人,“算了,不買了。”
青桃賣包子是何樹森和老太太說的,老太太自詡城里人,不太瞧得起青桃出身鄉野事事計較的性子,沒放在心上,還是有天何樹森買了幾個回家,老頭子說好吃她出門才留意幾眼。
但從沒買過。
也是今個兒遇到了,想著買給老頭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