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的不行就來軟的,趙氏娘把人拉到推車邊,給他吃包子,“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你咬咬牙就挺過去了。”
鐵牛“”
明明前些天鐵蛋說青桃有意討好他奶,見縫插針的往他奶身邊湊,他奶煩不勝煩避開去,怎么幾日光景情形就反過來了,鐵牛拿著包子,并不往嘴邊湊,只問,“為什么呀”
青桃可不好相處,她待別人親切隨和,看自己卻冷冰冰的,他和青桃說話青桃也不搭腔,也不準他碰推車,跟陌生人沒什么兩樣。
鐵牛不懂為什么要巴結這種人。
趙氏娘掀著眼皮瞅了眼推著出從巷子出來的人,“哪有那么多為什么,記得奶是為你好就行了。”
趙氏跟著鐵蛋過來,看到的就是祖孫兩靠在推車邊閑聊的場景,而打人的婦人們不見蹤影。
趙氏不耐煩地上前,“怎么回事”
鐵牛的衣服破了,臉上烏青不好看,趙氏問了句。
趙氏娘知她反對自己打青桃的主意,想隨意糊弄兩句,誰知鐵牛張嘴就是事情經過說了。
他似懂非懂的年齡,不太明白他奶的用意。
可趙氏是過來人,就她娘那點心思她如何不懂
“娘。”趙氏垮著臉,聲音咄咄逼人,“咱家那點田產積蓄哪兒入得了譚家的眼,任你再煞費苦心也沒用,你越殷勤越是叫人瞧不起,你要丟臉就丟臉,別帶上我和榮兒,你再是這樣就回村住吧。”
“我”
“青桃察覺到了沒”
趙氏娘垂頭喪氣的,“沒。”
“最好如此,要不然被譚家知道,娘自己善后吧。”
譚家人多勢眾,哪是趙家得罪得起的,聽到這話,老太太頓時軟了腿,哭喪著臉道,“你不能不管我們啊。”
“還要我怎么管”趙氏火氣也來了,嫁到鎮上的這些年,沒少往娘家捎東西,可娘家人不思進取,不想著送孩子讀書走科舉,盡想著怎么歪門邪道從她手里得更多,同樣高嫁,邵氏娘家沒起過一點幺蛾子,邵氏背著公婆送糖回家她娘還不要,反過來訓斥邵氏不對,讓邵氏以后別那么做了。
邵氏娘的明理傳到耕田村取悅了邵氏婆婆。
那以后,邵氏娘家有點事不用邵氏張羅,她婆婆主動過去幫忙。
她娘怎么就學不到呢
“論條件,邵家素來比不上咱家,但這兩年來,你看邵家是不是比咱家強了”
邵家田地少,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不知何時起,邵家攢錢起了新屋不說,底下兩個孩子也送去了學堂讀書。
村里人只羨慕邵家養了個好閨女,卻不想想嫁入譚家的并非只有邵氏,為何譚家樂得幫襯邵家
這些話趙氏不想說,也是被她娘氣著了。
“邵家再窮,父母兄弟沒給邵氏拖過后腿,更沒主動上門糾纏邵氏給娘家人找份差事,看看他們,再看看你們”
趙氏煩躁不已。
她娘來鎮上后,見天提工錢的事兒,生怕給她白干了活。
心里能舒坦有鬼了。
趙氏娘被親閨女訓得面紅耳赤,嘴張了張,沒有反駁她。
在她眼里,邵家有今天全靠譚家幫襯,譚家為何幫襯,不就邵氏在婆家常說娘家的難處她來鎮上這么久,沒從閨女嘴里聽到半句關于娘家的事,更多是閨女抱怨面館生意難做。
閨女沒本事,不怪她。
如此想著,看趙氏就有點埋怨。
幸好趙氏急著回家納鞋,沒看到她娘的表情,否則非跳腳不成。
鐵牛在旁邊仔細回味他姑的話,問道,“奶,姑是不是瞧不起咱們哪。”
趙氏娘沒個好氣地睨他。
還用說嗎
閨女嫁到鎮上就是城里人了,高高在上,自然會瞧不起鄉下人。
鐵牛又說,“我和鐵蛋要不要去學堂讀書啊”
他看他姑在何家人面前挺高興的,何家是讀書人家,他姑喜歡讀書人。
趙氏娘又瞪他,“讀什么書,哪兒來的錢交束脩。”
鐵牛不說話了。
趙氏娘心里想的則是另外件事,青桃如果回家告狀的話怎么辦,高山村她暫時不敢回去了,鎮上也不敢待,得去其他地方避避。
回去收拾好衣物她就嚷嚷著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