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往后大房愈發出息分了家她們沾不到光不說,只要邱婆子老兩口還活著,李氏提分家就是把自個兒往火坑跳,回娘家估計也不是李老娘生病,而是找李老娘出謀劃策去了。
就李家那群看不得人好的,李氏要聽了她們的話,往后有的是苦日子等著她。
“以后離劉家人遠點知道嗎”
譚青牛彎著腰施肥已經施開段距離,冷不丁聽到這話,滿臉不解,“為什么”
“還能為什么”劉氏沒個好奇,“不努力不上進,就會盯著別人鍋流口水,丟人現眼的”
譚青牛不明所以,明明說的是李家人,怎么話題就跳到劉家了,不過劉氏素來瞧不起劉家人,以致他跟劉家人并不親厚,欣喜應下表忠心,“娘不在我沒去過劉家的。”
劉氏臉上這才好看不少。
哪怕晌午回家看到劉家老少坐在院里也沒甩臉色,態度卻不甚熱絡,劉家人了解她的脾性,舔著笑跟邱婆子夸她的好。
邱婆子坐在上首,時不時附和兩句,言語不親近,卻也禮貌至極。
因是生辰,邱婆子買了肉,另殺了雞,煮了臘肉香腸,飯菜稱得上豐盛了,劉家人個個如餓死鬼投胎,拿起筷子就如疾風驟雨般兇狠,劉氏要罵人,被邱婆子眼神制止住了。
然而她是個急性子,根本憋不住,就在劉老娘擱下筷子的剎那,劉氏就開口攆人,“娘吃好了吧,吃好了就回家去,咱待會要下地干活,沒空跟你們閑聊。”
劉老娘抹了下嘴,像個沒事人似的跟邱婆子抱怨,“她嫁進譚家就像你閨女似的,跟我是生分了啊。”
邱婆子喝了口雞湯,很想質問劉老娘是不是拐著彎罵她,養出劉氏這種摳門邋遢斤斤計較的閨女不是什么好話,端看劉老娘滿臉苦色,似乎沒那個意思,她便云淡風輕笑了笑,“老三媳婦是個勤快能干的,是親家你教得好。”
要不是因為劉氏能干,邱婆子不可能瞧得上她。
自家兒子什么德行邱婆子有數,就得娶個厲害的媳婦管著。
劉氏進門真沒讓她失望過,譚三戶出了名的怕婆娘,有劉氏看著,這些年沒耽誤過地里的活。
邱婆子表現得越滿意,劉老娘就越不舒服。
偏閨女胳膊肘往外拐,她還不敢說什么。
本想趁女婿生辰,趁機套近乎,遠的好處不說,想方設法把孫子弄到鎮上去,然而沒等她開口,閨女就嫌她們礙事攆人。
劉老娘心里苦。
以致走出譚家大門,醞釀多日的話也沒能說出口。
劉老頭滿足地剔著牙喟嘆,“伙食還是譚家得好,咱也甭想其他的,時不時來打秋風就很好了,真要把人得罪狠了,以后想進這道門估計都難。”
劉老娘氣得擰他耳朵,“瞧你這點出息,幾兩肉就把你打發是不是”
劉老頭捂著耳朵喊疼。
心里也來了氣。
“幾兩肉怎么了,親家是體面人,咱哪次來不是好酒好肉招待咱,就你人心不足蛇吞象,你也不想想,以二丫的性子,你從她手里摳得來半文錢嗎”
趁劉老娘想事,劉老頭趕緊掙脫出來,不服氣道,“我要是二丫,我也不跟娘家人親近。”
說完,他捂著耳朵就往前跑了。
幾個兒子兒媳默不作聲低著頭,裝沒聽到。
劉老娘罵了兩句,前面的劉老頭走得飛快,嘴里嘟嘟噥噥的,劉老娘氣紅了眼,來時千叮嚀萬囑咐要他哄親家公開心,讓親家公松口提撥劉家,劉老頭應得好好的,兩杯酒下肚就忘到天邊去了,什么人哪。
劉老娘也不想管了。
然而看著身邊幾個兒子兒媳,不管不行啊。
良久,罵了句,“你們咋就沒個爭氣的呢。”
這話不好答,眾人仍低頭裝聾作啞。
娘家人打什么主意劉氏心里門清,她素來直言直語慣了,說不來場面話,故而鬧得難堪卻也在她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