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邊上掛著“鮮包子”旗幟,但她并不知道多少人看到而記住了。
老太太笑瞇瞇的,“有啥認錯的,我兒子說了,你們家包子聞味兒就聞得出來。”
老太太買了十個包子,說是明個不見得能買到,多買兩個囤著。
眼下天還不熱,包子放個兩三天沒問題。
今天生意出奇的好,沒多久就賣得七七八八了,先前的官差又帶著那個姑娘來了,旁邊還跟著個圓臉婦人,青桃側身,將錢袋對著錢栗樹。
錢栗樹注意到她的動作,把空蒸籠放在中間堆好,開門見山問道,“大人想干什么”
“我們去別處說。”
四周人多,見來人穿著官服,都有幾分不安,錢栗樹不閃不躲,“我們急著回家吃飯,有什么事在這兒說吧。”
“剩下多少”
官差傾身看了眼,“剩下的我全買了。”
錢栗樹當即抽出一張紙打開,把蒸籠里的包子全包起來,“六十四文。”
“這么多”
“不多。”
官差掏了錢,錢栗樹伸手時,對方直接把錢遞到了青桃面前。
一個碎銀。
青桃對這個朝代的碎銀并無多少了解,在清水鎮時,大家用的都是銅板,她收了銅板給譚秀才拿到錢莊換成碎銀存著,但那是過了稱的,不會吃虧。
直接拿碎銀來包子的還是少見,便是在清水鎮也只碰到過幾回,她得請人過了眼才敢收。
畢竟要找補。
官差直白地給她碎銀倒是有些為難她了。
她喊了聲樹子哥。
錢栗樹瞇眼,語氣有幾分不好,“給銅板。”
這個碎銀快有兩個大拇指大了,找零就得數許久,錢栗樹還拿著紙包的包子,“你要不誠心買就算了。”
官差拍拍胸口,又解開腰間的錢袋子,“沒銅板。”
青桃左右瞅了眼,見對面就是雜糧鋪,想說過去借稱稱一下有多重,沒開口呢,就見錢栗樹冷了臉,把包子往蒸籠一倒,“那就不做這門生意了。”
官差跟著沉了臉,語氣兇狠,“你別給臉不要臉。”
錢栗樹不買賬,自顧和青桃說,“沒幾個包子了,咱收拾回家,路上能賣就賣,不能賣就拿回家吃。”
若說剛剛青桃不懂,此刻看錢栗樹態度卻是明白了,當即點頭,“行。”
當即收板車要回家,圓臉婦人笑盈盈站了出來,“妹子別著急啊,他就是個粗人,不懂變通,六十四文是吧,我這有呢,來來來,你數數”
邊說邊掏出一串銅板,她數了幾十文留在手里,剩下的給青桃,“你數數啊。”
青桃十個十個的數,確實六十四文,“樹子哥,包子給她們吧。”
錢栗樹撿包子,婦人就站在板車前盯著青桃看,目光飄忽,讓人心里不舒坦,青桃沒吭聲,低著頭,雙手不自主地按在腰間。
好在對方沒有栽說什么,等走出集市,她才回頭瞅了眼,“他們是不是打咱的主意。”
她首先想到的是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