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就是三十多兩。
她給譚秀才說了這個數,譚秀才驚訝地捂住了嘴,嗓子都啞了,“這么多”
“嗯。”
“會不會太多了”譚秀才擔憂,“青桃你不會”
做黑心買賣了吧。
轉而想到青桃是自個閨女,哪兒親爹這么質疑孩子的,就把話咽了回去,青桃雖然不知道他想說什么,但也猜到他心里有疑惑,道,“多嗎我和娘天不亮就得起,一出去就是大半天,中午回家,隨便弄點吃的就完事,晚上天黑才回得來”
譚秀才覺得也是。
“要不讓你大嫂進城幫你”
“過些時候吧。”
家里要人干活,郭寒梅走了,剩邱婆子跟李氏,李氏見天作妖,邱婆子怕是受不了。
譚秀才也想到家里的情況了,再不提郭寒梅進城的事兒,輕聲叮囑青桃,“掙得多是好事,但你和你娘也別太累著了,累壞身體,遭罪的還是你們,要不以后擺半天攤算了。”
“稅不劃算。”
哪有人嫌錢少的呢,慢慢的天熱起來,包子饅頭的生意鐵定會受影響,到時多的是時間休息。
青桃道,“爹好好讀書,我和娘心里有數的。”
父女兩在屋里說悄悄話,譚青文和譚青杏沒有往屋里走,邵氏在灶房忙活,也不會刻意偷聽,她做了個折耳根炒肉,涼拌折耳根,折耳根排骨湯。
整個小院滿是折耳根的香味。
譚青杏幫著端碗筷,夸邵氏廚藝,“大伯母做的飯菜越來越香了。”
“哪兒就香了,還是你奶做的菜更好吃。”邵氏看了眼輕掩著的窗戶,喚青桃,“什么話吃了晚飯再說。”
“好呢。”青桃沖譚秀才眨眨眼,譚秀才好笑,“走吧。”
巷子里的人家洗衣服每個月掙多少錢他有聽說,怎么也沒想到青桃和邵氏能掙這么多,飯桌上,臉上笑瞇瞇的,譚青杏忍不住問他是不是得先生稱贊了。
邵氏給譚秀才盛湯,笑道,“你大伯多大歲數了,先生夸兩句高興不起來了。”
譚秀才回家不怎么聊府學里的事兒,先生稱沒稱贊更不會提,邵氏知道他得夫子稱贊還是從他其他同窗那兒聽來的。
譚秀才嘴巴緊得很。
喝了口湯,譚秀才還嘴,“怎么就高興不起來了,不和你們說是不想你們認為我驕傲。”
有些喜悅分享出來就容易變了味道。
邵氏不會懂的。
譚秀才和譚青文說,“書塾我已經問清楚了,這兩天你挑兩篇文章我幫你修修,過兩天拿到書塾去。”
譚青文有點緊張,“束脩多嗎”
他跟著青桃岀攤算是見識做買賣多累了,他站著不說話,回家雙腿就顫抖不止,青桃不僅要推車,還要招呼客人,吆喝叫賣,找補零錢,這么多事兒做下來,沒法想象青桃怎么過的。
似乎沒聽青桃喊過苦。
這點譚青文自嘆不如。
譚秀才握住筷子,怔了怔,道,“每月六百文,你自己算算多不多,你娘和青桃要起多少早才掙得回這些錢,你不用功讀書,對得起她們嗎”
譚青文低頭不說話。
邵氏拍譚秀才胳膊,“老大還沒去呢,別說那些掃興的話。”
習慣起早,她并不覺得累。
倒是青桃附和,“是啊,掙錢不容易,大哥你要好好讀書,考不過院試,將來只能回家種地,你看咱爺,年輕時多俊俏的小伙子,硬是給熬成了臘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