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昭等著他的后文,但李承熹卻再無動作,仿佛剛剛那個陷入癲狂的人不是自己似的。
一想到這次無妄之災是自己招來的,李承熹從心底覺得絕望,他沒想到他都躲到了這地方,他的皇兄還是不放過他,原本他根本從未想過和皇兄相爭,可不曾想他的存在就是一種錯誤。
李承熹只是三皇子,既不是嫡皇子亦不是皇長子,他從未肖想過那個位置,可是即便如此他的皇兄們也從未想過放過他,而這一切都要怪皇帝過于偏愛李承熹的母妃麗妃。
就像是封號一樣,李承熹的母妃長得格外漂亮,明眸皓齒,冰肌玉骨,梨花帶雨,蟬露秋枝,一舉一動間帶著無盡風姿,若說是傾國傾城也當得,不怪皇帝獨寵她一人。
麗妃雖然外表看上去嬌嬌弱弱,實則卻是個非常堅強的女子,后宮中的妃子甚至連皇后都擔心她日后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樹大招風,自古紅顏多薄命。
皇帝的寵愛某種意義上就是要人命的毒藥,尤其是他看上的更多的是麗妃的美貌,這種基于外表的喜歡既淺薄又短暫,所以他自始至終從未想過將李承熹立為太子繼承自己的皇位。
說起來這并沒什么錯,他是皇帝,喜歡什么討厭什么怎么會讓他人置否,可他忘了他是皇帝,他的一舉一動都該是深不可測的,他偏愛麗妃就會讓外人覺得李承熹是皇位的有力競爭者。
這么想的還不止一人,因此后來麗妃死了,哪怕她千小心萬注意,可哪能事事都防得住能夠順利生下李承熹已經讓麗妃精疲力竭,這才會不小心中了招不能再懷孕。
在宮中出事,動手也就那幾個人,無論是誰動的手,目的已然達到,哪怕讓她們得到同樣的下場又有何意義更何況這其實恰好隨了麗妃的心,她沒有精力再顧忌其他孩子。
能夠護著李承熹健康成長,已經讓麗妃心力憔悴,她本打算等到李承熹長大之后被封為親王和兒子遠遠的離開皇宮,離開這個看似繁華和睦實則恐怖殘忍的鬼地方。
但既然已經置身其中,很多事情就不是他們說了算的,麗妃的設想非常美好,可惜皇后和嫻妃她們根本不信,或者說她們不敢信,哪怕只是萬分之一的威脅在宮中那都是能要人命的,沒人會拿自己的性命做賭資。
麗妃的死何嘗不是另一種解脫,皇帝嘴上說著最愛她,但是宮中就一直沒缺過新人,只不過那些人的容貌都抵不上麗妃一人,這才讓皇帝對她的寵愛一直長盛不衰。
若不是為了兒子能順利長大,麗妃才懶得和皇帝虛與委蛇,那張假惺惺的嘴臉她看著就惡心,那廉價的“最愛”她也不屑得到,若不是為了家族,誰會喜歡那樣一個虛假又自大的男人
皇帝雖然對于平民百姓算是個不錯的明君,勵精圖治,一心為民,但那又怎樣,麗妃畢竟不是所謂的平民百姓,她是皇帝的女人,看上的也不是皇帝的治世之能、
不過麗妃既然選擇了進宮,無論這選擇是被動還是主動,她都已經沒有擁有愛情的權利,曾經的麗妃本來就是這么打算的,憑借著皇帝的短期喜歡為家族不說謀求什么利益,至少不會拖后腿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