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穆四年冬,溪亭山下的一個小道觀中,幾名小道士包裹的嚴嚴實實站在大殿門口正小聲嘰嘰喳喳個不停,此刻他們正守在門口,靜等著里面師父的安排。
小道士們從小在溪亭山的道觀中長大,他們都是淮行道長收養的孤兒,平時學的多是捉妖降鬼的道法,然而他們活到如今卻從未見過一個妖精,更不要說是捉鬼了。
只是這件事道觀的淮行道長不允許他們說出去,淮行道長是幾人的師父,他們從小對師父言聽計從,努力學習道法和捉妖降鬼的技能。
不是每個人都有捉鬼的能力,想要捉鬼就首先得能看到鬼怪才行,可惜他們并沒有這樣的能力,那些捉鬼的法子也無用武之地。
之前道觀都是靠附近的鄉民香火供奉才能獲得收益,可今年秋天附近十里的田地都遭了蟲災,鄉民沒有多少收成,以至于如今道觀里的庫存不太夠。
因此淮行道長要將觀中的一個小道士打發出去,名為下山歷練,其實也就是自己想辦法弄些吃的養活自己,當然,最好是能賺點錢回來。
幾人現在在大殿門口等著的,便是下山歷練的人選,對于此事幾人還打了賭,因為在他們眼中能被選中下山歷練的人定然能力不菲。
剛過十六歲生辰的小師弟顧昭選了他的大師兄姜胥,因為他覺得大師兄能力自然很強,肯定會是下山的不二人選。
幾人都沒經過事,想法單純,只覺得下山是真的能將自己學的那些捉鬼的法子用出去,對此求之不得,爭論不休。
不一會兒淮行道長走了出來,雖然他在此地名聲不小,但他還不到不惑之年,不過為了顯得資歷不淺,刻意蓄了長須,顯得老成。
淮行道長摸了摸自己的胡須,皺著眉頭,口氣沉重道:“無量天尊,下山歷練的人選為師已經占卜出來了。”
“師父,是誰”道觀中最年長的姜胥著急的問道,他是道觀中最希望下山歷練的人之一,只盼望這個機會能到自己手上。
其他幾個小道士也好奇的望向淮行道長,雖然他們也非常渴望下山證明自己的能力,可就這樣離開從小長大的地方,又讓他們心中不安。
淮行道長看著自己養大的這些孩子,老實說送哪個下山他都不放心,然而觀中的糧食又不夠他們所有人吃,只能先送一個出去看看情況。
如果下山之后情況不錯,他會再送第二個第三個下山,如果能賺到銀兩,這些小徒弟也算是能出關了。
淮行道長之所以這么謹慎,是因為他自己的法術就是個半吊子,遇到一般小鬼還好,他能輕松收服,然而若是遇到惡鬼或者妖精,他的法術就不值一提。
也不能怪淮行,他當初是個孤兒,流浪路上撿了個本捉妖降鬼的書,他為了填飽肚子便開始了“招搖撞騙”的生活。
他用里面抓鬼的法子誤打誤撞倒是抓過幾只小鬼,但他明白自己的斤兩,從不招惹一看就危險的東西。
后來他靠著幾次誤打誤撞稍微有了點名氣,便在溪亭山設下了道觀,選在此地也是因為書里說這里避鬼驅邪,沒有妖物鬼怪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