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工,我們一般成孔之后,報驗一次,通過的話就澆筑。”徐慶輝這時道。
“對的,就是這樣。”秦舒淮也附和道。
張志成看了二人一眼,道:“你們這是不按照程序辦事,你們知道,樁基的卡控要點是什么嗎?”
秦舒淮回道:“孔深、孔徑、鋼筋籠長度、沉渣厚度等,都是卡控要點。”
樁基施工,大體就是這些,當然還有鋼筋籠綁扎的間距,加密區間距,鋼筋籠直徑、地質是否和設計相符等等,都涉及到了。
“你說的這些的確是重點,但是,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東西你沒說。”張志成道。
秦舒淮一聽,腦海里不斷翻滾,硬是沒想到,張志成說的最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
不過在秦舒淮心里,對張志成明顯產生了抵觸心里,認為張志成完全就是在為難自己和施工隊。
“是什么?”秦舒淮疑惑道。
“放線及埋設護筒,也就是樁基的定位,這一步,比什么都重要。”張志成道。
聽張志成這么一說,秦舒淮有些疑惑,不知道這話到底什么意思,自己用全站儀放線,只要坐標沒錯,樁基能偏到哪去?
對于埋設護筒這一道程序,說實話,秦舒淮還真沒怎么在意。
在他看來,放完線后,施工隊把引樁線放出來,到時候下完護筒,重新復核一下便可以,確保護筒中心和放的點重合便可以。
“秦工,你干了這么多樁基,那你知道樁基位置偏差,最大是多少嗎?”張志成見秦舒淮不答,又問道。
秦舒淮渾身一震,他干了這么久的技術,就算是前世二十年,秦舒淮也沒注意這么一個細節。
讓秦舒淮驚訝的是,張志成此前沒干過工程,自己給的設計圖紙和方案里面,也沒這個說明,至于樁基施工規范,秦舒淮也沒給張志成,他又是怎么知道的?
“不知道對吧?”張志成說著,繼續道:“對于摩擦樁,最多不超過五公分,這是前兩年出臺的規范,你可以回去查查,一旦樁基位置超過五公分,嚴重的話,要補樁!”張志成道。
聽罷,秦舒淮直接無語了,不過回想一下,前世施工樁基,偏位的還真不少,但是,都沒有張志成說的那樣,嚴重的進行補樁處理,現場監理甚至都沒怎么管。
秦舒淮總覺得,張志成的話,有些小題大做了。
見秦舒淮和徐慶輝都不說話,張志成面色緩和一些,道:“這一顆樁基既然成孔了,這個過程就免了,下不為例,同時我要向你們交代一下,樁基報驗主要哪幾個環節需要重點關注。”
“張工你說。”秦舒淮道。
“鉆機開鉆前必須報驗,忙的時候現場技術人員留下記錄,做好引樁線,你看你這顆四周就沒有引樁線。”張志成道。
所謂引樁線,就是把技術員放好點樁基中心位置,引到數米外,只需在這點四周插四個木樁,用兩條細線相交與樁基中心上,如此一來,等護筒埋設的時候,可以通過兩條線來確定,護筒中心是否和樁中心重合。
“這一步很關鍵,鉆孔過程中我不管,但是出現踏孔必須上報,隨后就是成孔報驗,需要檢測孔深、孔徑、沉渣厚度、鋼筋籠長度和間距。”張志成說到這,頓了頓,繼續道:“至于鋼筋焊接、墊塊我抽查,樁基渣樣你們聯系設計院,技術符合,我就不看了。”
秦舒淮一聽,和徐慶輝互相看了對方一眼,他們感覺,遇到高手了,這張志成,搞不好是干施工出身。
說的話,比秦舒淮還專業,如果真按照他的話辦,都能干成規范了,進度還能上去?
秦舒淮清楚,看來讓徐慶輝和對方溝通,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