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剛才還用了不小的力。”工人點頭道。
秦舒淮還是不懂,他望向張宏,想聽他解釋。
“聲測管一旦彎折,鋼筋因為可以變形,稍微用力,是可以彎曲,沿著彎折的聲測管通到底。但是探頭是二十來公分的頭,這個地方是沒法彎折的,遇到聲測管彎折的地方,肯定下不去。”張宏解釋道。
張宏一解釋,秦舒淮微微一想,便明白什么意思了。
顯然,這是工人施工過程中,聲測管和鋼筋沒綁好,要么就是下鋼筋籠的時候,聲測管便是彎的。
“張工,那這個還能檢測嗎?”秦舒淮道。
“等下再說吧。”張宏道。
沒說可以檢,有人沒說不可以檢。
很快,剩余的樁基檢測完了,就剩下這顆聲測管有問題的樁基了。
張宏沒讓工人檢測那顆樁基,他就坐在那里看檢測的數據。
秦舒淮一看,這不太對勁啊,想了想他從基坑內上去了,直接找到徐老板此時,徐老板和徐慶輝正在上面聊天。
“老徐,你這顆樁基張工沒讓檢,你下去和他談談,塞一千紅包,好了叫我下去檢。”秦舒淮道。
對于檢測樁基出現問題,通常都是用錢解決,沒有其他辦法。
如果是一般的擴孔和縮徑,需要開挖后查看情況,如果離樁頭近,開挖容易,一旦在樁頭下面三米以下,開挖起來就麻煩了。
這種情況,通常情況,給檢樁的一點好處,這種事便過去了,畢竟擴孔和縮徑對樁基的質量沒有多大的影響,檢測人員完全可以說檢測合格,拿點小錢也沒什么風險。
遇到聲測管堵塞,沒法通到底的情況,內部的潛規則是一根聲測管多少錢,業內的人都清楚,關鍵是這顆樁基質量上沒什么重大缺陷。
最后那種斷樁、夾泥現象,就屬于三、四類樁,也叫廢樁。
斷樁,就是一顆樁基,從中間斷了一次甚至多次,不是完整的一顆樁基,對受力有很大影響。
斷樁的出現,最主要的原因很可能就是拔導管的時候,拔出了混凝土面,形成斷樁,或者一次、二次封底失敗,形成斷樁。
夾泥指的是樁基混凝土里面,夾雜著泥漿。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把導管的速度太快,尤其是最后一節導管拔出時,當導管拔空后,周圍的混凝土,還沒來得及填充導管的空隙,泥漿先一步填入,導致的夾泥現象。
還有就是在澆筑過程中,塌孔嚴重,也可能存在夾泥現象。
對于斷樁,即便是第三方檢測,也不敢亂來,通常都是要求用沖擊鉆把既有的樁基鉆掉,然后重新澆筑一顆新的樁基,這種辦法,浪費的錢,可以干三顆新樁基。
工班為了減少損失,通常會和第三方勾結,花大價錢讓第三方檢測員,出具合格報告,減少損失,這種情況,在施工中或多或少的存在。
畢竟一顆廢樁要出合格報告,被查出之后,不止是飯碗保不住,更可能是牢獄之災。
因此,不到萬不得已,第三方檢測也不敢拿這筆錢。
一些狠的第三方檢測員,畢業三年靠自己買車買房的情況,的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