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項目部的辦公和住宿板房,已經建成,還有一些附屬設施沒有完成,但是已經能滿足簡單的辦公和生活要求。
為了減少支出消費,秦舒淮要求項目部全體成員,搬到駐地居住。
整個項目部的運轉,開始逐步的正常化。
“秦總,這泥漿得外運了,不然都沒法施工了。”這天,孟云走進秦舒淮辦公室道。
隨著稼軒大橋樁基開工,兩臺沖擊鉆日夜開工,因為樁基底部巖層厚度不厚,最多兩天便能成一顆樁,轉眼幾天過去,已經干了好幾顆樁基了,泥漿池已經集滿了泥漿,不少鉆渣被撈出,堆積在樁基兩側,已經成山。
再不外運,很可能影響下一步的施工。
“我已經和村里面的人聯系好了,一會他們過來談。”秦舒淮道。
對于泥漿和鉆渣外運,一直都是項目部負責,因為找不到堆放的場地,孟云就算有外運的車輛,也未必能外運出去。
首先是大車外運經過一些道路村里面阻攔,甚至收費,另外,這些泥漿和鉆渣倒在什么地方,這也很關鍵。
這些東西,可不是你想倒就能倒的,一旦被村里找上門,更加麻煩。
對于這些外運工程,通常來講,都是由附近村一些有關系的人清運,或者一些社會上散漫的人,專門接這種工程。
“那就行,秦總還有一件事我要和你說一下,上次我不是說想接一段路基嗎?”孟云繼續道。
“嗯,怎么了?”秦舒淮放下筆,疑惑道。
“我可能沒法干了,這段時間我打聽了一下,土源沒什么問題,關鍵沒法運進來。”孟云嘆道。
“有人阻攔?”秦舒淮道。
“嗯,不太好辦,我看還是不干土方了,就干橋梁和涵洞。”孟云道。
“這樣也行,反正現在進地也不多,你先干著這橋梁。”秦舒淮并沒有勉強。
對于路基施工,沒有狠勁,很難插手,除非在他們自己的地盤上。
通常情況下,路基施工都是被一些村里面的社會人接手,對于這一點,秦舒淮還是有所準備。
分公司副總介紹過來的施工隊,基本上都是干橋梁和涵洞的,沒有幾家隊伍問及路基一事。
因為路基很多事情,外來的施工隊伍根本沒法解決。
下午,稼軒村一個叫李建明的年輕人,來到了秦舒淮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