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橋梁和涵洞施工,也因為下雨,受到很大的阻礙,施工進度緩慢。
征地拆遷工作,在蝸牛一般的前進,雨季對整體施工,影響非常大。
秦舒淮甚至都懶得去催促工期,因為他很清楚,七八兩個月,通常都是一年中產值最低的兩月。
“秦總,上季度驗工計價報了四千萬,已經到建設指揮部了!”孫鑫林道。
驗工計價,是指對施工建設過程中已完合格工程數量或工作進行驗收、計量核對驗收。
工程量驗收的多少,直接關系到建設指揮部撥付資金的多少。
這和項目部給施工隊隊伍結算,性質相同。比如施工隊一個月干完十個墩身,那么對這十個墩身進行結算,結算完后給與付款。
而驗工計價是施工單位對業主而言。
其實上季度沒有完成這么多產值,最多三千萬,不過施工單位在上報驗工計價的時候,往往會往大了報。
能多要來錢,對施工單位來說,無疑是最有利的。
“這事多關注一下,審批完后讓財務部潘世鵬聯系建指,看能不能盡快付款。”秦舒淮道。
雖然孫明宇來了之后,沒有做什么出格的舉動,那是因為還沒到付款的時候。
因為孫明宇為難自己,只要在錢上卡住,秦舒淮便毫無辦法,這是項目部的命根子。
“秦總,驗工計價被駁回了,建指那邊說項目部沒完成這么多工程量,不給驗。”三天后,孫鑫林推開秦舒淮辦公室門,對秦舒淮道。
“駁回了?”
“對的。”
“建指那邊什么意思?”秦舒淮皺眉。
“建指說要多現場工程量進行復核,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驗工!”孫鑫林道。
建指這種做法,按規定來說也是對的,秦舒淮根本找不到毛病。
“先溝通一下,實在不行就讓建指來現場看吧。”對于這一點,秦舒淮到沒有反對,尋思著換了指揮長,建指各部門都比較謹慎,這種做法也可以理解。
當天下午,孫鑫林便告訴秦舒淮,和建指工程部那邊的溝通沒有達成,建指工程部要多項目部實體完成數量,進行實際驗工計價,而且第二天就來。
“建指來幾個人有說嗎?”秦舒淮問道。
“應該是兩個。”孫鑫林道。
“明天我有事,你去財務部取一萬,讓他們多驗一些。”秦舒淮想了想道。
哪怕能多驗五百萬,對項目部來說,也是好的,建指既然要來現場,但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溝通的,秦舒淮對此并不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