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么,國企單位工程好干,但拿錢麻煩的原因之一,不是項目經理不想給,有些時候公司流程擺在那,普通結算必須按照流程辦理。
唯獨一些特殊結算,才能經過特殊渠道支付。
“這個當然,不過現場的一些交接事宜,還需你倆配合一下,咱們好聚好散,以后還有合作機會。”秦舒淮道。
雖然趙長安和劉東離開這個項目部,搞不好下個項目部又可能和秦舒淮在一起,一切皆有可能,工程單位山不轉水轉,處處是老鄉嘛。
相比于其他施工隊伍的工序交接,這種半路退場的隊伍,更加麻煩。
比如一個隊伍正常施工完樁基,那么這個樁基和承臺隊伍交接的地方,最多就是樁基檢測這一塊。
因為樁基隊伍需要交檢測合格的成品樁基給項目部,因此,樁基檢測工作,按理來說是樁基隊伍的活,不過這個活并不復雜,也很好鑒別。
但像趙長安這種,承臺鋼筋加工好了,沒有綁扎,或者綁扎了沒有澆筑混凝土的情況,如何鑒別,就顯得很重要。
對于加工完成的鋼筋,項目部可以認鋼筋加工的錢,至于鋼筋安裝的錢,肯定要給接手的隊伍。
對于安裝好的鋼筋,那么加工安裝的費用都要記給第一家隊伍,接手的隊伍只能算澆筑混凝土的部分費用。
這中間穿插很多繁瑣的事情,需要項目部現場負責人、技術人員、物資人員、離場隊伍負責人、進場隊伍負責人一道到現場簽認,確定各工序要結算給那個隊伍。
一切清點好后,現場簽字再走相關的程序。
對于項目部來說,要換一家施工隊伍,中間摻雜很多事情,不止項目經理這邊麻煩,還有工程部、物資部和現場都很麻煩,相當于平白無故增加許多工作量。
因此,沒有到萬不得已,任何一個項目經理都不會輕易跟換施工隊伍,除非真的對這家施工隊失望。
“秦總,那地方事宜的工程款,如何結算呢?”其他事情定完,趙長安二人并沒有走,繼續問道。
畢竟來了一次,最好是把所有事情都公開,然后討價還價。
“這個事情我也考慮了,按完成的工程量多少來劃分,比如你完成四成的工程量,那就給你四成的地方事宜處理費用。”秦舒淮道。
“秦總,這個不合適!你要知道,剛進場的時候,地方事宜是最多的,后面正常施工后,地方事宜肯定少,前期我們進場后都把地方事宜處理好了,新進的施工隊伍,地方事宜肯定少,如果我才干一成的工程量,那我不是虧大了!”趙長安反對道。
趙長安這話說的的確沒錯,一般情況下,一個工點新進場時,地方事宜是最多,當一切理順后,地方事宜處理就越少。
如果第一家隊伍才干不到兩成的工程量,可能地方事宜已經完成了近八成,后來的施工隊伍只需要花費兩成的費用,便能完工近八成的工程量。
如此算來,第一家隊伍肯定吃虧,至于第二家隊伍,定然是賺了,不止工程量上賺錢,連地方事宜處理費用方面,也占了便宜。
“你倆準備怎么分?”秦舒淮微微點頭,對趙長安的話還是有些認可,隨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