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是李國勝親自和秦舒淮說的,李國勝之所以搞標準化施工,秦舒淮提議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為了李國勝他自己。
漢沙高速鐵路是國內第一條高速鐵路,這個的確沒錯,但是宣傳總不能一直拿這個噱頭去發稿,李國勝需要讓漢沙高速鐵路干出屬于他自己的特色,讓人覺得這條鐵路的確不一樣,這才是他的業績!
如果高速鐵路,干的和普通鐵路一樣,沒什么區別,媒體又如何宣傳?人家壓根找不到宣傳的方向。
秦舒淮的提議,讓李國勝找到了利益共同點,才會將秦舒淮的提議付出與實施。
“建指是準備拿一個標段做實驗,還是全部要執行標準化施工?”姚北斗也道。
作為剛接觸一線生產的副局,姚北斗更需要業績,需要讓集團公司的同行明白,他姚北斗分管生產,絲毫不弱于他人。
更何況,鐵路三十一局還有一個一直分管生產的副局,他正在七標擔任施工指揮部指揮長。
姚北斗沒有其他想法,只需比七標的張天生優秀,干的有特色,姚北斗便會很快被集團公司的同行認可。
如今的姚北斗,壓力也不小。
對于錢花費多少,石玉良也許還會在乎成本,到了姚北斗這個層次,不要說建指會分擔五成,即便全部由項目部出,哪怕是五百萬,只要能讓姚北斗超過張天生,他也會干。
這便是各層次的人,對一件同樣的事,反應卻不盡相同。
從馬驍和曾華的角度,覺得要項目部花錢,還花不少錢,這事最好不干,因為不干這活,項目部便能節省數百萬。
到了石玉良這個層次,作為施工指揮部的常務副指揮長,他需要考慮成本,明知道這件事對他有利,但是超過一定成本,他也沒法同意。
原因很簡單,如果因為搞標準化施工,導致一個盈利的項目最后虧損,石玉良作為常務副指揮長,是有責任的,如果真到了這個程度,那就意味著搞標準化施工的利大于弊,石玉良會果斷舍棄。
而到了姚北斗這個層次,他站的角度更高,到了副局這個層次,他更多的是高層之間的博弈、比拼,單個項目的盈利與否,反而被他看的更輕,如果辦一件事可以增加自己的業績,從而打擊對手,哪怕花錢多,他也會去干。
“先拿一個標段做實驗,如果效果好的話,可能會推廣,如果效果不佳,那可能就不了了之了。”秦舒淮道。
秦舒淮這話,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建指畢竟也不是傻子,他幫施工項目部出了一半的錢,如果項目部不認真搞,達不到目的,那就沒有推廣的必要了。
畢竟,標準化沒搞好,還要去宣傳,這不是打自己臉嗎?
秦舒淮這么一說,姚北斗微微沉默,就連石玉良也一陣發愣。
一旦現場標準化沒搞好,建指不推廣的話,那就相當于項目部出的另外五成費用,全部打水漂了,一點效果都達不到,更別談什么業績了。
見姚北斗神情微愣,秦舒淮再次端起酒杯,道:“來來來,各位領導,這第二口,希望各位在往后的工作中,多多指導!”
眾人碰杯,喝了第二口。
“舒淮,你這么一說,也就是說,現在建指只是想拿個標段做實驗,至于推廣,還要看實驗效果?”馬奇道。
“是,馬指揮。”秦舒淮點頭道。
“我覺得嘛,搞個一兩公里試試,也不成問題,只需十萬。”馬奇想了想道。
畢竟一兩公里,也就二十萬,建指出一半,相當于施工單位只要出十萬。
“馬指揮,可不是這樣,如果實驗兩公里,最后沒達到效果的話,建指是不給錢的。”秦舒淮提醒道。
眾人一聽,都有些驚訝,這時才明白秦舒淮這話的意思,原來這不了了之,是建指也不支付那五成的資金。
如果真是這樣,施工單位肯定會花大價錢去辦這件事,畢竟誰也不想自己做實驗的錢打水漂,那么一公里十萬,就未必夠了,甚至可能花費十五、二十萬!
“建指那邊想選擇哪個標段。”姚北斗吃了一口菜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