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現階段我們不是應該盡快拿出產品,搶占市場嗎?”王亞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陳江海微微一笑,耐心地說道:“老王,你錯了,研發對一個企業來說,將來絕對是命脈一樣的存在,否則就憑過氣的技術和產品,憑什么讓消費者買單?”
“這個……”王亞迪有些語塞。
他倒不是不重視研發工作,只是覺得陳江海已經投入了這么錢,必須盡快看到回報才成。
“亞迪,你知道秋海去年在研發這一塊,投入了多少資金嗎?”陳江海跟著問道。
“陳總,我不太清楚。”王亞迪坦然說道。
關于秋海的相關資金數據,眾人除了知道國內的銷售額之外,其他的根本就不知道。
陳江海在這一方面,其實并沒有禁止外傳。
岳宏盛等人沒有等到陳江海的指示,自然也不敢跟其他人隨便談論。
畢竟這也算是公司的商業機密了,當然要注意。
況且現在還不是互聯網時代,想要找一個公司的業績數據,可沒有那么容易。
陳江海緩緩說道:“二十多億。”
聽到這個數字,王亞迪忽然感覺呼吸一滯,有點喘不上氣了。
在技術研發方面居然砸下了二十多個億!
這是什么概念?
絕對超出了王亞迪的想象。
過了許久,王亞迪這才平復了下來。
他結結巴巴地問道:“陳……總,你剛才說……說多少來的?”
王亞迪以為是自己聽錯了。
沒錯,秋海電器這幾年可謂是如日中天,肯定也賺取了豐厚的利潤。
可是無論如何他都難以想象,對方舍得在研發方面砸下如此巨款。
“二十多億!”陳江海淡淡說道。
確認這個數字后,王亞迪一下就沉默了起來。
不要說投入了,想必能賺到這筆錢的企業,都沒有幾家。
可就是秋海這么一家私人企業,卻偏偏拿出了如此巨資用在了技術研發上。
他覺得對于陳江海這位老總的魄力和眼界,又要做一番全新的審視。
這絕對不是尋常老板能夠干的事。
王亞迪沉默了一會,隨后開口道:“陳總,我記得去年秋海國內的銷售是一百億左右,加上國外的話大概是一百五十億到一百八十億的樣子,利潤大概在四五十億的樣子。”
說到這里,王亞迪并沒有繼續說下去。
王亞迪是意思很簡單,拿一半多是利潤出來搞研發,這合理嗎?
陳江海則從容說道:“老王,我現在投入二十億,以后絕對會為我賺十倍百倍的利潤,你相信嗎?”
對于這一點,王亞迪自然是半信半疑。
哪個企業都不敢保證,未來一定能繼續賺錢。
這樣要是一般人說的話,王亞迪肯定會毫不客氣的反駁。
可是現在說這話的人,是他的老板陳江海,一個可以創造奇跡的人。
秋海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子,能夠在短短幾年之內發展到今天這個規模,完全離不開陳江海。
他就是秋海的靈魂。
要是沒有他,秋海絕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績。
“陳總,那您想我接下來怎么做呢?”王亞迪虛心地問道。
陳江海直接交代道:“先讓研發的技術人員動起來,關于電池的原料、制作和組裝,全部要了解清楚,尤其是高性能電池的研發。”
對于這點,王亞迪倒是沒有什么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