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陳江海剛到公司,就接到了王亞迪的電話。
兩三個月的時間過去了,王亞迪終于給陳江海打了第一個電話。
“陳總,按照你上次說的思路,我們已經研發出了產品,工廠也正式開工了!”
聽得出來,王亞迪此時十分的興奮和激動。
陳江海從容問道:“好啊,接下來有什么打算?”
“陳總,我現在接了一些訂單,準備先看一下市場反響。”
王亞迪趕緊回答說。
對于王亞迪的這個策略,陳江海覺得沒有什么問題。
穩扎穩打其實是一件好事。
“亞迪,有沒有想過去港臺那邊試試?”陳江海突然說道。
聽到陳江海這個提議,王亞迪有點詫異,忍不住問道:“陳總,難道國內的市場還不夠嗎?”
對于王亞迪的這個問題,陳江海不由得揚起了嘴角。
現在國內關于電池這一塊的市場,環境并不是很好。
更重要的是,國人在電池方面的需要,大部分還是相信外資品牌。
王亞迪要是想在國內發展的話,不是一般的困難。
“國內市場很龐大,只是時機還不對。”陳江海干脆直接說道。
聽了陳江海的解釋,王亞迪微微點頭。
在此之前,他也做過一些相關的市場調查。
陳江海剛才所說的這點他還是很贊同的。
“陳總,那我去港臺這些地方試試水。”王亞迪想了想道。
陳江海則提醒道:“可以先去香江找一下大霸,他們主要生產無繩電話,對電池方面很重視。”
關于大霸,作為業內人士的王亞迪自然是知道的。
正是因為知道,王亞迪反倒是有點擔心。
這種大公司的訂單,他能拿到嗎?
“陳總,大霸他們能看上我們的電池嗎?”王亞迪在陳江海的面前自然也不會藏著掖著,直接說出了心里的顧慮。
陳江海則充滿信心地說道:“你不要忘記一件事,那就是我們的電池足夠好,也足夠便宜。”
聽到陳江海這樣說,王亞迪也就有了信心。
前世王亞迪直接把電池給大霸試用,試用完后大霸對王亞迪手中的電池,有了很大的興趣。
就這樣,大霸便把手中島國三陽的電池訂單,全部轉給了王亞迪。
王亞迪手中的BYD,就憑借著這筆訂單,直接在電池行業崛起了。
接下來的兩年,BYD穩定發展,成為一個年銷售額近一億的中型公司。
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無數行業受到了沖擊,但危險與機遇并存,也有些例外。
BYD顯然就是其中之一。
隨著競爭對手遭受空前打擊,BYD的發展得到了再次提速。
不過這些都是后話了。
陳江海相信這一輩子,有他的大方向知道,王亞迪肯定能更早的發展起來。
等到金融風暴來臨的時候,便能抓住機會,占領和掌控更多市場,成就絕對的行業霸主地位。
到那個時候,手握電池和通訊兩大領域的未來,陳江海可以笑傲群雄了。
王亞迪是一個很有執行能力的人,一旦作出決定之后,便迫不及待地想要付諸實踐。
“行,陳總,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明天就動身去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