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打贏了官司,請來了杰克遜當代言人,這就意味著接下來秋海的發展重心,要開始發生變化了。
原本秋海的發展重心,是國內這個龐大的市場。
至于海外市場的話,更多是對秋海的一個補充。
現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和海外兩個市場,都要平等對待。
等秋海發展到一定階段,海外市場就會成為重點,國內市場會反過來成為補充。
當然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陳江海相信,只要秋海保持這樣的發展速度,這一天會很快到來的。
“今天找大家來,主要說一件事。”
陳江海也沒有拐彎抹角,直接進入了主題。
這當然也是他一貫的作風。
邱淑儀是第一次以管理者身份參加這種會議,顯得稍稍有點緊張。
至于尹文濤和宋莉莉,此時坐在角落里面,各自拿著一個筆記本和一支筆。
他們現在只有旁聽的資格。
誰成了岳宏盛的副手,才有可能坐到這張桌子上。
所以他們同時也是競爭對手,暗暗較著勁。
秋海的發展重點要改變,這是很多人已經預料到的。
不然的話,陳江海也不會在海外砸下這么多的錢。
現在唯一需要擔心的是,海外的市場真的能起來嗎?
別看秋海在國內混的風生水起,可是真到了國際市場上,還能這么順利嗎?
要知道國際市場上的豪門巨鱷實在是太多了,它們的實力和底蘊也遠遠超過秋海。
秋海想要從它們手里搶奪市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岳宏盛提出了這樣的想法,陳江海也早就預料到了。
岳宏盛為人沉穩,守成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在開拓進取這一塊,稍微有點保守。
陳江海知道這是一個缺點,但卻無傷大雅。
前進的方向由他自己來把握,岳宏盛則負責鎮守后方。
一進一退,相互彌補。
在陳江海看來,岳宏盛就是秋海最佳的總經理人選。
“宏盛,錢都花出去了,難道現在要半途而廢嗎?”
陳江海的回答只有這么一句話。
聽到這句話,岳宏盛便再沒有聲音了。
老板都這樣說了,他自然不可能再反對。
其他人見岳宏盛都沒有意見了,自然更不會有什么意見。
再說其他的人對于陳江海那是有一種盲目的自信。
陳總說秋海要發展海外市場,那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他們的秋海成功戰勝了有米國商務部背書的惠而浦,還有什么事干不成!
大家其實都期待著秋海能夠在國際市場上縱橫捭闔,跟那些老牌的巨頭們掰一掰腕子。
“大家都沒有意見的話,那以后的工作重心,就要開始轉移了,尤其是產量這一塊,起碼要在現在的基礎上,增產一倍!”
別看國內市場這么龐大,可是跟國際市場一比,那就是大巫見小巫了。
到時候貝魯斯一恢復運轉,杰克遜的廣告一播出,陳江海預計海外市場的銷量肯定會有一個爆發式的增長。
這個時候,產量要是跟不上的話,肯定會影響到海外市場的銷售。
所以在此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儲備足夠多的商品,應對在海外市場上必然出現的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