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瑞峰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繼續降價。
只要長虹降價足夠狠,那就能把所有的同行都打敗。
到那個時候,沒有對手的長虹,就是國內最大的彩電企業。
一家獨大的市場,這意味著什么,想必很多人都會知道。
然而,秋海的這個紀錄片,讓寧瑞峰的這個如意算盤,徹底打空了。
秋海這則紀錄片的意圖很簡單,就是向眾多的消費者傳遞一個信息。
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
想要買好貨,就得多花錢。
這部紀錄片中還格外突出了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秋海每年在研發上面的投入。
再加上之前秋海彩電和其他彩電做的對比,讓消費者就更能直觀的感受到差別了。
只要產生了這樣的想法,那對其他產品牌來說,就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價格是很便宜,但是技術方面落后人家太多了,效果自然也是天壤之別。
這樣的產品,是很多消費者都不能接受的。
這就好比去買菜,一家的肉十塊錢一斤,另一家的肉只要五塊錢一斤。
五塊錢的肉很便宜,肉已經不新鮮了,甚至有點異味了。
這個時候消費者如果知道了這個信息,那他絕對不會去買五塊錢的臭肉。
相反的,消費者寧愿多花錢,去買十塊錢的好肉。
這一點,就跟現在的情景一樣。
消費者們發現珠海的彩電技術那么強,功能那么好,質量那么硬,肯定會再度選擇秋海。
至于那些降價的彩電,質量根本沒法跟秋海比。
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寧愿多花點錢,也要買到一款好彩電,免得以后用著糟心。
想到這些,寧瑞峰忍不住狠狠拍了一下桌子。
沒想到就在自己最意氣風發的時候,秋海會給他來個當頭一棒。
這一棒,直接把寧瑞峰都給打懵了。
原本寧瑞峰是想繼續降價搶占市場,現在看來,這一招很快就沒有效果了。
只要秋海彩電的銷量一上來,就是個很危險的信號。
對長虹來說降價成為了沒用的手段,而研發工作已經滯后,這就是個災難的開始。
面對這種進退兩難的局面,寧瑞峰是一點頭緒都沒有,只能頹然地坐在座位上,眼神有些呆滯的看著天花板。
寧瑞峰這個時候隱隱覺得,決定長宏未來的時候到了。
是繼續降價,還是學陳江海投錢在研發上?
這兩個選擇對寧瑞峰來說,都十分的艱難。
降價會存在風險,研發則充滿未知。
秋海在技術方面,已經拉開他們太多了。
寧瑞峰他們想要追趕的話,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
更為重要的是,寧瑞峰他們在追趕的時候,秋海也是一直在發展的。
如果不能實現彎道超車,那就意味著被淘汰。
這樣的風險,寧瑞峰不想冒,也不敢冒。
喜歡重生:回到1991年當首富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重生:回到1991年當首富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