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吃飽了嗎?”
“飽了飽了!我們也快趕路吧。”
路邊行商都陸陸續續起身,林三和這一老一少也起來繼續趕路。
林三走在馬車旁邊,和小春一左一右,不時和老頭交談。
“小子姓王名戟。老人家如何稱呼?”
“那倒是巧了,我和小哥卻是本家,老頭兒也姓王,單名一個原,我這兒子叫個王春。”
“那還真巧。王叔去中洲哪里?”
“我和兒子是給陳郡謝閥送貨的。每年都在這路上跑。小哥去哪里?”
“我去王閥附近販些北貨,運回南洲。王叔說,我們得到晚上才能到關口?”
“那得到晚上,估計上半夜吧。”
二人交談中,林三了解了一些信息。
由南洲上秦嶺神山,要過一百零八道高坡,才能到梅嶺關,此關由彭城陶閥掌管,進關既要路引,還要交錢。
中洲氣候和南洲迥異,雖然南洲現在已經是春分時節,百花綻放,但一過梅嶺關,進了中洲大地,氣溫便驟降,說不定還要下一場大雪,所以常走這條商路的人行李中都備著棉衣棉褲。
梅嶺關建在一座高嶺上,名為大梅嶺,嶺上廣植梅樹,開花往往比山下梅花晚上不少,而這時節正是梅花開放的時候,等到梅嶺關卻是一道美景。
一路說說談談,這王老頭雖是凡人,但常年走南闖北,見識卻是不少,各地風物都了然于胸,倒也不無聊。
不知覺,已經走到天黑,在山上更顯得頭頂夕陽巨大,橙紅光芒散落在行人馬匹身上,投下長長的倒影。
日落后,不久便是天黑。眾行商沒有一個停下來休息的,都繼續趕路,爭取盡快到達梅嶺關,進中洲后再休息,他們都是老手,梅嶺關后諸多客棧早已有熟人定下房間,到那時候喝酒吃菜,再好好睡上一覺,這才算踏實。
行人肚中饑餓,卻都走得更急切。
山間刮起寒風,林三這時候才明白王老頭說的“秦嶺南北氣候迥異”,這還未過梅嶺關,便山風刺骨,仿佛回到嚴寒冬日一般。
林三從行囊中逃出一頂狗皮帽子,戴在頭上,這帽子是晴兒準備的,不說這小妮子還真是心細。
“小哥冷不,小春那還有一身棉袍,給小哥穿上吧。”
林三哪還怕冷?但仍不推脫,穿上了。
“呼呼呼——”山風猛烈,浩大秦嶺神山上,人馬如螞蟻一般,在寒風中緩緩前行。
一直走到半夜,頭頂半圓月亮放出清輝,終于看見不遠處山峰上燈火通明,橙黃的燈光讓遠行人心中激動不已。
“王叔,前面就是那梅嶺關吧!”
“對嘍!咱們到了!等進關,小哥千萬賞臉上老頭那吃杯酒,我已經托熟人訂好客棧,備好酒席了。”
“好說,好說。”
林三也高興,此番一行,方感受到凡人的辛苦喜樂,心中不禁感慨:“這凡人爬山,與我等修士修煉有何區別?真是有玄理,有玄理呀!”
前方燈火處越來越近,行商們都加快了步伐。
終于眾行商來到一處大關前,林三抬頭一看,好一座大關!
抬頭只見云霧遮天,不知此關有多高,黃銅的巨門沉重而滄桑,不知經歷多少歲月。兩邊各有五尊八九米高的石像,雕刻的是威武身形,各持十種不同兵器,這是十神將!墻上雕著巨大浮圖,各又長寬十米,乃是龍、虎、鰲、鳳、麒麟,這是五靈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