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群小建筑,出了陶五柳、陶華陽之外,還有幾十個陶閥族人,當初是自愿跟隨陶五柳隱居于此,都住在周圍,在陶華陽住處旁邊有一件小青瓦房,林三便被安置在此住下。
林三告退之前,突然問道:“兩位前輩,小子想打聽一個人。”
“什么人?”
“陶閥中可有一位小姐,遠嫁到南洲水華宗姓孟的修士?”
林三話音剛落,陶五柳抬頭盯著林三:“你問這個做什么?”
林三感覺到無比的壓力,不由跪下:“小子是水華宗修士,有兩位朋友,他們的母親據說就是陶閥中人。但其年幼喪母,身世可憐,小子故有此問。”
陶華陽大驚:“楠姐子嗣還活著?”
陶華陽接著問林三:“你說的那姓孟的修士叫什么?”
“尊名一個青字。”
陶五柳長嘆一聲:“孟青,沒錯,卻是此人。小楠身死,沒想到還有子嗣留存。”
林三聽出面前二人了解此事,便道:“請二位前輩明示。”
陶華陽緩緩道:“先生終身未娶,未有子嗣。然而有一胞弟,育有一女,名為陶楠,為情遠嫁南洲,當年陶閥事變,先生這胞弟身死,托先生照顧其女,但沒想到十幾年前,楠姐回中洲探親路上被人殺害,其子嗣也不見。先生隱居此地,不能外出,此事為一大撼。”
陶五柳長嘆一聲,接著道:“小楠的孩子叫什么?是男是女?如今可好?”
“乃是兩男,名為孟浪、孟醒。本來計劃要來中洲尋親,正遇上蠻修大劫,所以耽誤了。這兩位都是修道天才,如今在水華宗一切都好。”
“這我就放心了。唉,我被困于此,沒有照顧好小楠,實在有愧于二弟。”
陶華陽道:“先生不必自責,萬事緣法自有天定,今日重得楠姐子嗣下落,不正也是緣分嗎?”
陶五柳長笑一聲:“罷了罷了,有緣自會相見,何須煩惱。”
林三告退,在這隱居處住了下來。弄清了孟浪、孟醒與這二陶的關系,林三心中更踏實了,見面便對陶華陽以叔相稱,對陶五柳以爺相稱,二陶也都點頭答應。
數日時間飛快過去,林三在此住的十分舒心。此處隱居修士都清心寡欲,自給自足,潛心修道,全無爭名奪利的事情,在這里,短短幾日時間,林三身心輕松,道心堅固,隱隱又有突破之勢。若不是林三著急突破元嬰境界,回南洲宗門交差,林三倒想在這里長久住下去。
這一日正逢三月三,洪澤湖周圍凡人百姓大慶迎春會。
洪澤湖周圍聚成一個大的集市,擺滿了小攤小販,有各種賣吃食的:炸丸子、炸麻花、黏麥芽糖、熱騰騰的包子、魚糕、打鹵面、炸醬面、噴香的燒雞、燒鵝、牛肉餅、糖油餅、餛飩、水餃不計其數,熱氣騰騰,飄香十里。
有賣玩意的:套圈的、打飛鏢的、賣竹蜻蜓、竹鴨子等玩具的、賣糖畫的、賣小人書的、賣金魚、小烏龜的,小孩子圍成一堆,大人們挑挑揀揀,熱鬧非凡。
正是那車水馬龍,人聲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