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淳道:“大哥登位已久,臣民擁戴,四境升平,別說只是延慶太子出世,就算上德帝復生,也不能再居此位。”
保定帝搖頭道:“皇位本來是延慶太子的,當日只因以為他已身亡,國又不可一日無君,上明帝這才接位,后來又傳位給我。延慶太子既然復出,我這皇位便該當還他。”
此言一出,在座大理眾臣面色紛紛大變,跪地苦諫,希望保定帝莫作此想。
何邪跟玄悲而人對視一眼,然后都是眼觀鼻口觀心,暫時成了泥塑的菩薩。
倒是段譽在一邊直撇嘴搖頭,似是對自己伯父、父親和一干大臣的虛偽很不以為然。
何邪看在眼里嘆了口氣,娃還是年輕啊,政治這玩意兒,就是皇帝的新衣,大家都看破不說破,你以為是眾人皆醉你獨醒?
不,是大家在裝傻叉,而你很不屑,卻是真傻叉。
最終,段正明在眾臣苦諫之下,“勉強”同意再“竊居大寶”一段時日,若那延慶太子愿意改邪歸正,并且卻有帝王之姿,便還位于他,如若不是,為避免大理國家傾覆,社稷淪喪,他段正明就只好為大理百姓,“厚顏”繼續做這個皇帝了。
為防意外,段正明還當場宣布,封段正淳為皇太弟,他一旦有意外,段正淳立即可繼承大寶。
為感激何邪傳功段譽,并且此番救下段譽,避免段氏聲譽受損,段正明還要冊封何邪為官,盛意拳拳,卻被何邪當場拒絕。
“在下此次出山,乃為解惑而入世,意在走遍河山,為天下蒼生尋求一個答案。”何邪肅然道。
他說得高大上,段正明等立刻不敢多勸。
“為天下蒼生尋求答案?”段譽疑惑道,“何兄,請恕小弟愚鈍,你想尋求什么答案?”
何邪笑了笑:“當今天下,山中禽獸尚可以終老,但身而為人,能得善終者卻都算萬幸之幸,百姓但求茍活都難以如愿,這難道正常嗎?”
“天下五國,數百年來征戰不休,也唯有大理數十年不起兵戈,還算太平。”何邪長身而起,面帶悲憫之色,侃侃而談。“兵禍一起,立刻民不聊生,生靈涂炭,此乃天下第一禍!”
“武林中人不遵朝廷法度,不服官府管教,即便是正義人士,也時常以武犯禁,若只是匡扶正義則罷,但是事實上,江湖中人大多死于利益或者意氣之爭,更別提諸多邪魔外道肆無忌憚濫殺無辜,更有甚者便占山為王,口中說是劫富濟貧其實就是謀財害命,此乃武禍,為天下第二禍!”
“無論宋遼,吐蕃西夏,乃至大理,我云游四方,官府欺壓百姓,已是尋常之事,為官者大都欺上瞞下,壓榨百姓,百姓只好逆來順受,艱苦度日,此乃官禍,為天下第三禍!”
“在下此次入世,便是想要找到這三禍的根源所在,想出解決此三禍的方法。若只是在大理為官,只怕這一生都難如愿,此為在下生平之志,還望陛下成全!”
何邪一番語罷,眾人不禁肅然起敬!
若是何邪在現代社會說這番話,只會招來嘲笑,可在古代,大家還就吃這套。
“何兄志向高遠,如橫渠先生在世,必當引何兄為知己!”段譽少年熱血,率先激動站了起來。
橫渠先生,就是喊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