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五百年的漫長旅程,變數和危險太多了。
按照流浪地球原劇情來說,只是逃離木星的引力,就差點毀了整個地球。
木星過后還有土星,還有天王、海王、冥王,再加上柯伊伯小行星帶,還有神秘的奧爾特星云,走完這么多危險的區域,旅程才過了三分之一。
這其中稍有一點差池,地球都會萬劫不復,這也是何邪一直以來都想在流浪地球劇情開始前就結束這個世界之旅的最大原因。
2015年12月,希望之城有三千萬學員畢業,這批擁有強大能力的學員畢業后,立刻便成為重建社會的中堅力量,投入到了各個行業之中。
希望之城第三次學員報名工作開啟,同時何邪向外界公布,希望之城和CNSA和NASA、沙羅航天局達成合作,除了教授學員武法技能外,還將航天學、宇宙學等學科作為專業必修課。
這次面對全人類的擴招名額為五千萬人,何邪再一次降低了擴招標準。
2016年7月,可控核聚變課題有了重大突破!
已故的瑞瑟曼博士的愛徒中田一夫研究老師最后一次失敗的實驗結果,發現了重聚變現象,提出了將重劇變技術應用到航天發動機上的設想。
科學家們經過三個月的研究討論,基本都一致認為這是一條可行之路。
9月,聯盟國太陽氦閃研究組第五次正式會議在燕京召開,確定了將重聚變技術作為研究發動機的突破口的戰略方向。
這次會議上,劉欣再次提出了行星發動機的設想,依然遭到了成員組的一致否決。
2017年3月,就在希望之城第五次招收學員的時候,華夏的太空生物圈實驗宣布失敗,但隨即CNSA就發射了最新的空間站,開始太空生物圈二號實驗。該空間站是人類歷史首個能在宇宙空間中自給自足的空間站。
2019年1月,太空生物圈二號實驗宣告成功,這個位于外太空的閉合生態環境在六位科學家的管理下已經運作超過500天。
4月,中田一夫領導的重聚變研究小組成功制造出第一臺重聚變發動機!
重聚變發動機的出現,終于讓逃離太陽氦閃的計劃成為了可能!這是人類科技進步的一大步!
同月,聯盟國糧食安全組織發出警告,宣稱全球糧食因為中微子的影響,自2013年開始逐年減產,如今水稻、大麥、豆類等作物已瀕臨滅絕的危險,小麥和玉米也大幅度減產,預計到2025年,人類將迎來嚴峻的糧食危機。
2019年11月,何邪所主導的“土星黑洞”研究組向外界宣布,已探測到土星黑洞另一側有12個宜居星球,整個世界為之嘩然!
誰也沒想到,這個一直不被重視的項目居然為人類找到了新的出路,,只不過這個出路依然沒被列為第一選擇,甚至是第二選擇、第三選擇都算不上。
原因和它之前不被重視一樣——沒有人認為人類能夠安全穿過黑洞。
2020年8月,何邪所主導的“土星黑洞”研究組率先發射“先驅者”載人飛船,派遣十名志愿航天員穿越黑洞,去尋找人類的宜居星球。
除了這個任務,這次航天計劃還擔負著為新型重聚變發動機采集數據及進行穩定性測試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