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其實可以說是波瀾不興。
中戲的復試,進行得很順利。方既明也收起了浮夸的演技,開始更加琢磨人物內心。復試考得怎么樣,方既明暫時不知道。但在琢磨演技的一瞬間,方既明覺得自己的演技升華了。以前,方既明是模仿別人的演技,現在他在琢磨合適自己的演戲方法。
這么說吧,很多人看到周星馳火了,就盲目的模仿,結果自己不溫不火,電影票房也失利,不可謂不是慘痛的教訓。比如張家輝,很多人覺得奇怪,因為張家輝算是實力派影帝啊,怎么會學周星馳?
事實上,如果你看過一部電影《千王之王2000》,就大概明白了。
很多人覺得《千王之王2000》是周星馳主演的,事實上并不是,而是王晶花重金請周星馳來客串,然后力捧張家輝的。當時,張家輝還是個小鮮肉,王晶是鐵了心的要捧紅張家輝,想讓他成為新一代的喜劇大師,于是,便找了周星馳來拉票房。
其實周星馳很喜歡提攜新人的,但凡是張家輝能扛得起大梁,周星馳也不會這么搶戲。但沒辦法,周星馳這部戲只演了六天。但是在最后剪輯的時候,都是他的鏡頭——這就是氣場太強大,完全把張家輝壓住了。其實這真的不是周星馳的錯,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直到今天,在周星馳的影片里紅起來的主角,配角,那是相當多的。但張家輝似乎真的不是演喜劇的料,帥是帥了,但很讓人出戲的那種。
于是,《千王之王2000》其實票房并不高,只有兩千四百萬的本埠票房。要知道,以周星馳的招牌放出去的電影,在1999年不過四千萬,那都是不可思議的事。偏偏這一部電影,撲街了。因為周星馳一個人的片酬,就是差不多上千萬。
是周星馳不厲害嗎?
并不是,周星馳的搞笑功力還在,看電影就知道了。但是,笑點都集中在周星馳身上,雖然張家輝已經極力的搞笑,但是觀眾看到的,卻只有不疼不癢的尷尬。這就是因為張家輝在學周星馳,卻沒有了自己的風格,找不準定位,所以就敗了。
喜劇是最難的,因為逗笑別人的都是高級藝術。真的以為簡簡單單講個屎尿屁人家就會笑了?膚淺。
就好像說相聲一樣,有嘴巴就能說啊,但為什么別人就是賣不出票去,養不活自己?就只有郭德綱和德云社,能賣票養家糊口,甚至還能過上比一般人好得多的生活?這就是藝術了,一般人還真的就來不了。
郭德綱也說過,藝術藝術,藝是能耐,術是把能耐賣錢。要是不做到這一點,根本不算是什么藝術。為啥?因為你的能耐不值錢啊!
后來呢,張家輝也找對了自己的路子,成就了一代影帝。這就是因為張家輝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演戲方法,再也不會生硬去撓觀眾的胳肢窩,也能賣票房了。嗯,事情很簡單,就是這樣。但是呢,找到自己的路子卻很難,方既明也是剛剛找到路子。
同樣的,還有周星馳的另一部戲,《算死草》,跟《審死官》是姊妹篇。票房也是讓人大跌眼鏡,只有2700萬的本埠票房。
為什么呢?
很簡單,因為一樣是周星馳做領銜主演——其實就是最大的配角,要捧葛民輝。葛民輝在其他電影里,似乎很有喜劇天賦,但在《算死草》里,戲份不比周星馳少,結果卻被周星馳全方位碾壓,葛民輝在這影片中的表現,像是在賣傻,不過在觀眾看來,他是真傻。由于葛民輝的不爭氣,幾部電影小火了一把之后,個人熱度便慢慢冷卻了下來。
主要的問題,還是葛民輝在學周星馳的表演風格,結果被本尊KO了。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是藝術顛撲不破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