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鵬點點頭,說道:“是要看對方怎么選擇,其實我覺得吧,對方一個科研團隊,未必看得上我們公司。”
方既明認真地說道:“看不上?這年頭有誰給他們投錢?相信他們在學校也好,社會上也好,每年能拿到30萬的科研經費都算了不得了!只有我們公司,肯一砸就幾百萬!要是看公司的話,也活該他們餓死。你的觀念要轉變過來,不是我們求他們,是他們要求我們。如果他們不做,有的是人做。”這是實話,在這段時間里,隨著方大電腦“貿工技”的提出,還有陳大磊在無數場合的推波助瀾,國內科研風氣一降再降。要不怎么說,當教授不如賣茶葉蛋呢?
李東鵬幾次想說什么,但最后還是點了點頭,無力地承認了這個事實:“那管理人才,我約了他們明天早上過來。”
“行,我都見一見。”方既明認真地說道,“你不要有什么心理負擔,你的優勢不在管理上,你的優勢在軟件開發上。人呢,能吃一碗飯就很不錯了。”
李東鵬嘆了口氣,說道:“方董,你看我這黑眼圈,我是放不下的人嗎!我每天都煩心到睡不著,生怕把公司給搞壞了。”
方既明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對不起啊,伙計。是我不好,本來創業者,這些事應該親力親為的。但……你也知道,非常時期。而且未來四年,恐怕大部分時間我也是甩手掌柜。老伙計,你的股權,我是準備好了的。本來我想給股份你的,但怕你不要,因為股份和股權不同,股權分紅就行了,股份是要擔風險的。你呢,未來就幫我盯著公司,別讓外人把持就好了。公司,一定要在我手里,才有更大的發展。”
李東鵬點了點頭,其實他也沒想過股份啊,股權的事,只是覺得飛訊這公司是他的心血,搭建起來幾乎都是他的班子。然而,他也不傻,突然有一天想到了,這叫功高震主了,所以要主動避嫌一下,讓方既明培養自己的嫡系。
其實按照正常來說,李東鵬也算是方既明的嫡系,只不過權力太集中,對個人來說不好,對公司發展也不好。分權,勢在必行。
方既明說道:“還有,認識我的那些程序員、工程師……”
“都在十層,而且我都提前打過招呼了,他們都知道你回來。”李東鵬說道。
方既明點了點頭,說道:“非常好,那我準備出去做事了。”
看著方既明離去的身影,不知道為什么,李東鵬突然開心了起來。
不是舍不得即將失去權力,而是如釋重負。
李東鵬是個老實人,他從沒想過什么歪心思。其實這也是IT男的基本性格,有什么直來直往的就好,搞那么多彎彎繞繞干嘛。所以他說自己壓力很大,確實是很大。特別是來自精神上的壓力,差點讓李東鵬睡不著覺。
每個月新增兩三臺服務器的飛訊,已經成長為了一個龐然大物,已經有風投找上門來,想要投資飛訊了。這些,李東鵬都跟方既明說了。而方既明的意思是,飛訊不會缺錢的,而電子半導體會缺錢,問他們投不投?
那些風投當然不會投啊,電子廠、芯片廠什么的,連個影子都沒,人家怎么可能投!風投也是要賺錢的,也是要聞著血腥才過來吃肥肉的。你要是連肉都沒,就想釣人家,這也太不切實際了點。
方既明當然知道搞半導體很燒錢,但是不搞不行啊。現在中國已經落后了,再不奮起直追,真的沒有自己的芯片可用。受制于人多可怕?想想當年電視機,進口的賣幾千上萬,甚至兩萬多一臺。等中國能自己造電視機了,進口電視機的價格暴跌。當年的空調,進口的起碼上萬一臺,但中國有了自己的空調廠,掌握了核心技術之后,進口空調的價格直接腰斬。電腦、冰箱、洗衣機……都是這樣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