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正偉開始拿捏起來了,其實每個人都這樣的,好為人師。“你現在也算是半個科班了,難道不懂演和正常的區別嗎?你看似自然了,實際上沒給到觀眾演戲的感覺,就好像白開水一樣,平平淡淡,沒有一點味道。”
方既明一愣:“自然還不好?”
“就像我現在跟你聊天一樣,夠自然了,是演戲嗎?”彭正偉搖了搖頭,說道:“你要有戲劇沖突,要有人物表情起伏,那才是演戲。雖然說藝術源于生活,但也要高于生活啊!”彭正偉有點恨鐵不成鋼地說道。
方既明突然悟了,是啊,周星馳演小市民為什么能入木三分?
不是因為周星馳演得多么自然,而是加入了戲劇沖突!也就是說,把人物特性提煉出來了,通過鏡頭放大了!!!不僅僅是周星馳,他的黃金搭檔吳孟達也是這樣,
明白了這一點之后,方既明哈哈大笑:“學長果然是金玉良言,我跑個龍套,就被學長看穿底細了。”
彭正偉說道:“我好歹也是從幕后人員做起來的,一步步熬到現在,才做了副導演。”
“學長,這是你第一部做副導演的戲?”方既明奇怪地問道。
彭正偉說道:“第二部了,第一部現在都沒播出。唉,現在電視機拍得太多,都沒有幾個衛視頻道能收。就算收,一集也才三萬,甚至還有一萬的。你說說看,制作成本都收不回來,制片方壓低預算也是正常了。”
方既明沒想到,這會的電視機價錢那么低。
好比這部戲,看樣子也就拍個三十集,也就是說一部戲才賣個九十萬。可預算呢,可能已經去到一百多萬了。這還只是電視劇,要是電影的話,成本怎么也會超過一百多萬的。沒辦法,電視劇你可以用數碼攝像機拍,降低成本。可電影呢,你就必須用到膠片了。這可不是十幾年后,數碼攝像機已經超越了膠片攝像機的畫質。要是這會不用膠片攝像機,放到大熒幕上,畫質是不夠看的。哪怕過了十幾年后,膠片攝像機還是要做副機位的。二十年后,膠片攝像機才逐漸沒人用。當然,這要歸功于攝像機的進步,不然的話想都不用想。
而拍出來的電影,這會是膠片拷貝的,要是十幾年后技術先進了,就會變成給數字文件了。數字文件是給電影院一塊特殊的類似硬盤的東西,這玩意里記錄了電影本身和播放次數等數據。也是為了不給票房作假,才發明的這東西。畢竟三方分賬的,必須要做到嚴密。
如果看回2000年的電視劇,你很難發現有藍光畫質的,就是因為當時拍攝的攝像機不夠用,畫質很差。上輩子哪怕是到了2004年,拍的一部重復播放量僅次于《西游記》、《還珠格格》的《亮劍》,畫質也還是感人。但就是那經典的味道,大西北的荒涼,冬天人能呼出的白氣,是后來翻拍都超越不了的。
所以說,畫質要求不高的電視劇壓低成本,肯定會用數碼攝像機。這會呢,數碼攝像機的技術也就那樣。再加上行情不好,片酬也不低,拍電視劇就成了苦力活。電影就不一樣了,這年頭千萬已經是大制作,導演都想大手筆一回,別那么摳摳搜搜的。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其實我只是想演戲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