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寅亮也沒把方既明當回事,就算是成名人物,在他面前最多也是個平起平坐的。“彭哥,你說這戲之后,還有什么戲可以接嘛?我聽說星河影業那邊,好像有個大銀幕的大制作啊?”
彭正偉笑了:“你的消息也太靈通了點吧?”
趙寅亮嘿嘿一笑道:“這不是有點人脈嘛……就是星河影業的程導,似乎也是北電導演系畢業的?”
彭正偉說道:“對,可惜人家啊,不認我們這等小嘍啰。”
沒錯,這會電影跟電視劇,就是兩個不同的維度。
趙寅亮演電視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但年紀也擺在那,如果還繼續拍電視劇,沒有晉升的話,再過兩年“人老色衰”之時,就是趙寅亮脫離娛樂圈的時候了。嗯,那時候,估計趙寅亮只有三十多不到四十歲。這是趙寅亮不能忍受的,就好像一個明星習慣了聚光燈之后,他就沒辦法恢復到普通人的生活了。
這跟香江的明星不一樣,香江的明星都特別接地氣——好吧,裝逼的也有,但不多。
反正就是,你享受過萬人追捧的樣子,你就很難適應“門可羅雀”的冷清。過氣藝人什么的,是趙寅亮這些人最忌諱的。這也是為什么趙寅亮一直找機會往大熒幕上突破。可事情也沒那么簡單,低成本電影,趙寅亮不想演,票房好也就罷了,票房差的話,直接堵死自己的后路。
那找大制作電影,別人也未必要他演啊,那么多電影演員都來試鏡,憑什么給你角色?
所以,這就是趙寅亮的囚徒困境了。趙寅亮的個人最佳選擇,不是影視公司追求的最佳選擇,這并非是雙贏的局面。
資本是很現實的,你都無法帶來最大的收益,為什么要用你呢,對吧?
但人是活的,所以趙寅亮千方百計想搭關系了。北電,看似不經意的一個名字,實際上就跟公務員一樣,只要你認識其中一個人,就好找突破口了。轉介紹,永遠是不二法寶。人際關系,人際關系,就是這么來的。
方既明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后,覺得趙寅亮的方向錯了。既然是資本的游戲,而不是人際關系的游戲,何不自己成為資本方呢?不過,估計趙寅亮也不敢搏一把,因為別看拍電影好像都挺賺錢的,拍電視劇也不差。但當你自己投資就知道了,有多少人是血本無歸。
這也是為什么做老板很賺錢,但很少人選擇做老板的原因——風險太大了。做打工仔,就把風險轉嫁給了老板。但是呢,賺大錢的機會也就沒了。
彭正偉喝著小酒,吃著烤串,然后才說道:“我最多幫你聯系聯系,看能不能給你爭取一個試戲的機會。”
趙寅亮連忙說道:“多謝彭哥,多謝彭哥,事成之后,必有重謝!”
彭正偉說道:“客氣了,都是自己人,說什么客套話。來來來,喝酒。”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其實我只是想演戲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