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習慣了方既明各種“無厘頭”的想法,各種天馬行空,許歆韻只能強打精神地打字道:“我盡量試一試。”她也是跑了很多趟地方,才搭上美麗間特效團隊的線的。至于國內的特效團隊,還需要她再去跑。
方既明也知道她不容易,發了句:“辛苦你了,做好這件事后,給你加獎金。”
許歆韻在電腦那端苦笑。雖然有了一個秘書處,可她還是最忙的那個人。經常忙起來,就忘了吃飯。有時候,要處理事情到晚上九點多才下班。幸好單身公寓就在百度公司旁邊,所以她才沒那么擔憂。
所謂領導一發話,屬下就跑斷腿。
幸虧方既明知道屬下的不容易,所以也會用獎金彌補。換一個老板,不把員工壓榨得死死的,他都不開心。因為資本逐利,老板和員工的關系天生就是利益對立的,除非員工不想掙錢,而老板也不想掙錢。所以別相信老板畫的大餅,只不過是他籠絡人心的手段而已。真正對員工好的老板,是該有的基礎保障——社保、公積金一點都不落,該給的工資一點都不含糊,工作好了獎金是一定會發。
除此之外,老板畫再多的餅,你就他是耳邊風好了,吹過就算。
畢竟這樣的老板,企業是做不大的。
舍得給工資的老板,格局大,才能走得遠。為什么上輩子華為、阿里、騰訊會越做越大?看看人家員工的工資就知道了,你甭管華為是不是傳言35歲就退休,也甭管騰訊是不是誘導加班,阿里宣傳996是福報,但人家拿到手的工資是實實在在的。
換個角度想,35歲就掙到了別人退休的錢,這似乎也劃得來?多少人想進去,都因為才華受限進不去呢。
好比方既明的飛訊,名氣大了之后,下一年的招聘就開始設置筆試加面試了。筆試包括實際操作等等,這樣能最大限度招聘到真正的人才。在加上業內最高的工資,很多畢業生都瞅準了飛訊。
這是好事,但也是痛苦的根源。
因為飛訊的招聘就那么上百人,可報名人數太多,只能含淚淘汰他們。
方既明一想到這,就想起了自己上輩子,也是這么無緣頭部幾家互聯網企業的。一是學校實力不夠,不是重本;二是校招沒上,學校只招那么一兩個人,所以挑最出色的。于是乎,方既明只能在校招上了一個本地不那么出名的互聯網企業,做了大半年,跳槽。然后再跳槽,跳槽,最后就莫名其妙到這個平行世界了。
換而言之,天才在哪里都是天才,而不是天才的,只能通過打拼了。
這輩子做了老板,方既明也不想做黑心老板,只要有利潤,就發多一點給員工吧,招聘時多招幾個人,工作分配合理一點,免得大家加班加到崩潰,甚至猝死。
嘆了口氣,方既明繼續去打磨分鏡頭了。
而許歆韻用最快的速度,拿著各種材料到了有(廣)關部(電)門,提交了齊全的材料。
有(廣)關部(電)門的公務人員看到了這個劇本,眉頭一皺:“科幻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