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兼職場記的燈光師打下場記板之后,《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拍攝工作開始了。
“哇,張明,你這個弓箭很別致啊,像是一把古代的弓箭?”
“這個是什么動物的角?我研究生物那么久,沒見過啊?”
“這一副是……書圣的字?不可能的,不可能的,書圣的字流傳在世的不多!而且裝裱不對……咦,是東晉時的蠶繭紙啊!難道真的是真跡?!”
“這是《風波煙雨圖》嗎?不對啊,真品是在故宮博物館的。這個……臨摹得好逼真啊?”
“這個是石斧?誒,張明,你從哪里找到這個石斧的,臆測的成分也太多了點吧?遠古時期的人,就算會用石斧了,怎么可能從石斧里面鉆孔,然后放入木棍呢?”
“這個骨刀看起來像是那么回事……”
……
劇情在展開,身為教授的張明,在XX大學教書十年之后,已經遞交了辭職書,準備離開這座城市。而跟張明交好的同事們前來送行的時候,看到了張明的收藏品,一個個都震驚莫名。因為他們找不到這些藏品的缺陷在哪,最后鑒別不了真假。
通過這個故事,慢慢張明說出了一個故事。
是的,張明就是一個活了14000年的不死人,他走遍了世界各地,給瑪雅文明帶去歷法,見證過亞特蘭蒂斯大陸的沉沒,被當成過耶穌,也做過黃帝的軍師,跟老子論過道,跟孔圣人講過禮……
自稱活了14000歲的張明,脫口而出就是一部縮減版的人類文明史。讓一場歡送會,變成了一場顛覆傳統的學術激辯。
是的,就算你看不懂學術論文,這電影你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但為了把電影劇本從西方的歷史改成東方的歷史,方既明可下了不少功夫。
要不然這些北電的老師們看到這劇本時,也不會躍躍欲試了。最關鍵的是,整部電影的拍攝極為簡單,因為只需要在一個固定的房間去拍,只需要兼顧好別穿幫,然后特寫、中鏡、遠鏡結合就行了。
說白了,方既明拍這部電影,就是看中了它最省錢。
是啊,攝像機是借學校的,房子也是借學校的,燈光什么設備都是借學校的。借的東西,才花幾個錢呢?別說后期,后期的話,只需要剪輯幾刀就好。而且,也能用學校的剪片室。可以說,身在北電,方既明做到了最大程度的省錢。如果順利的話,預算三十萬根本花不完。
甚至,只需要花掉十幾萬,就能把這一部電影拍出來了。剩下的錢,其實是方既明用來計算宣傳的錢。是的,一部電影拍出來可能花費不少,但宣傳花費更多。畢竟在這個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其實我只是想演戲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