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金森預料有點出入,方既明是飛訊等一眾公司的老板不錯,但其實他的初心還是演戲。
換而言之,方既明開公司,不過是想拍自己喜歡的電影而已。對,順帶捧紅自己。
至于賺錢,說實話方既明還真沒太大的野心,只是想把上輩子中國互聯網企業沒法完成的遺憾——走出國門完成而已。這幾年的布局是最關鍵的,所以方既明才略顯激進。不然的話,方既明干嘛喊出天使輪融資要多少億美刀?
就是因為他所圖甚大,需要在全世界布局。最不濟,也得在北美、歐羅巴布局成功。所以,資金方面一定要足夠,才能撐得起燒錢的重任。須知,前路漫漫,有一眾美麗間互聯網企業在前面充當攔路虎。沒有錢,根本玩不過它們!
且不說金森想不到,曹廣福也想不到,連于洋他們都想不到!
這天,于洋剛剛打開QQ,就被彈窗消息嚇到了:“《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角逐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什么時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一個激靈,于洋哪里能不清楚這意味著什么?趕緊撥通了方既明的電話:“喂,小明,是真的嗎?”
方既明剛剛在熟睡,在夢中跟林清漪顛鸞倒鳳呢,聽到于洋的聲音,差點沒嚇到。“什么蒸的煮的,我這都還睡覺呢,你干嘛?!”
“都早上十點了,你還睡?”
一看就知道,于洋的地理學得不咋的。
“你有病吧,燕京時間是十點,你知道柏林時間是幾點嗎?凌晨三點多!!!”方既明實在是無語,好不容易適應了時差,結果被于洋一個電話吵醒了。早知道這樣,方既明就關機睡覺了。
“柏林?你在柏林?!”
于洋驚喜地叫了起來。
方既明也神魂歸位,知道于洋為什么這么晚給他打電話了。“廢話,我不來柏林,人家電影節愿意給一個獎我?”方既明沒好氣地懟了一句,任憑誰在凌晨三點被吵醒,對方還說著無關緊要的話,佛都是有起床氣的。
于洋驚訝地說道:“你是說,有希望獲獎?!”
“來了就有希望,不來絕對沒希望。”方既明很清楚這個潛在的規則,任何一個電影節都是如此的。你不尊重我的電影節,我干嘛給獎你?熱臉貼冷屁股嗎!更別說傲慢的西方佬了,對待西方佬的電影,或許他們能接受缺席。但對于中國電影,這樣一個意識形態南轅北轍的國家,他們是絕不會妥協的。
于洋興奮地說道:“如果獲獎了,我們不就成名了?!”
“想多了。”
方既明毫不猶豫地打擊道,以方既明上輩子的經驗來看,要成名也是他成名,誰知道于洋是哪位啊?再說了,上輩子老謀子也是獲得了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后面還不是只火了鞏俐?所以說,柏林電影節在方既明看來,并不是什么頂尖的榮譽。有固然好,但沒有什么榮譽的周星馳,還不是觀眾眼里的喜劇之王?!有那么多榮譽的老謀子,還不是年復一年的拍爛片?
還是的,榮譽固然重要,關鍵還是電影質量。
要不是為了票房,方既明還真不屑于參加這類的電影節。只是即便獲獎了,電影票房也不見得高到哪里去。當然了,只是相對于方既明自己來說的,對于電影來說,獲獎確實是能提高一定的知名度。
比如老謀子的《紅高粱》,當年獲獎后上映,票房4800萬;《大紅燈籠高高掛》票房5000萬;《秋菊打官司》票房3000萬……這可是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電影啊,這個票房是真的高。可見當年,老謀子還是厲害的。
但是,也有獲得柏林電影節銀獅獎的電影,票房才區區幾十萬的。這就說明了電影節的水分還是有的。
方既明看中的,就是這個柏林電影節還沒有中國大陸電影獲過獎!這樣一來,再加上網絡的力量,說不定能突破五千萬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