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訊成功融資6.5億美刀的事,只用了短短時間就沖破了圈層,被全民熱烈討論了。
《中國經濟報》評論了這件事:“標志著我國互聯網企業獲得了世界的認可,是我國發展互聯網的佐證!”
《特區經濟報》則評論道:“特區的發展日新月異,特區企業勇立潮頭,追趕世界一流企業的初心不忘。飛訊成功成為世界級互聯網企業,證明了特區設立的正確性,必要性。接下來,希望飛訊繼續用心發展,成為世界一流互聯網企業。”
《人民網》則全文轉載了飛訊新聞網的這條新聞。
……
這也就證明了飛訊的成功融資,已經進入了大領導的視野,等于在大領導前面掛了號。有了官方背書,銀行立馬“錦上添花”,給飛訊、百度、hao123、360,甚至神州都貸款了。方既明秉著不要白不要的心思,反正是政策性貸款,利息只有那么點,干嘛不笑納?
于是,百度又拿到了五百萬貸款,hao123、360都拿到了一千萬貸款。方既明的目的很明確,要么拿去擴大影響力,要么拿去研發,反正這錢必須用完。
最關鍵的是,方既明爭取到了稅收減免政策。
不得不提的是,這年頭的高科技行業征稅是真的坑爹,居然沒有一點減免。
你以為方大電腦不想研發?是因為利潤根本不夠啊,都交稅了!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高科技行業都要跑到國外去注冊了——不這么做,根本沒辦法獲得足夠的利潤來研發。當然了,很快國家就會正式出臺高科技行業的減免稅收政策,從17%的稅收降到3%。以后再在海外注冊的企業,更多的是想合理避稅。而方既明不屑于這么干,他知道打著海外注冊的企業,都不是真正打算搞高科技的,只是想賣高科技產品而已——因為有稅收優惠。
嗯?
你問這么多貸款,怎么還錢?
方既明才懶得管,因為都三年后的事了。那時候,互聯網寒冬早就過了。至于還錢,連hao123每個月都有上百萬利潤,還怕還不起錢嗎?
倒是神州居然拿到了五千萬的貸款,這是方既明沒想到的。喜出望外的不僅僅是方既明,還有徐助華,施文耀、岳旭華等科研人員。方既明大手一揮,這些錢全都投入研發之中,不僅要研發MP4的視頻解碼器,還要研究點讀機、學習機。
順帶說一下,神州牌好記星復讀機已經上市了。
隨著中國加入WTO的時間越來越近,英語學習突然變得重要起來——雖然以前也是很重要。但現在不再提倡啞巴英語了,增加了“聽、讀、說”的部分。于是,復讀機的銷量大增。不知道多少廠家企業進入這個行業里,打得那個頭破血流。
而賣得好的復讀機,有好幾個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