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項愣了:“手機芯片?”
“是的,一開始是射頻芯片,再到處理芯片。”方既明嘆了口氣,說道:“其實我最想從架構就開始研究,畢竟電腦那邊的架構,只能用他們現成的,不然的話軟件都不兼容。但手機就不一樣了,只要我們走在別人前面,彎道超車之后,別人就只能用我們的架構了。”
方既明很清楚,上輩子因為架構問題,差別沒把國內的芯片企業逼死一大片——幸好中國市場是世界最大的市場,美麗間那邊想封鎖中國,就等于拿不回研發芯片的資金。所以,美麗間只能放任中國企業買它的次一代架構自研芯片。
當然了,也僅僅如此了。
所以,只能買公版架構來魔改。
然而即便如此,還是被國內鍵盤俠噴說是貼牌芯片。
方既明只想說,但凡你們能把噴的精力放在做正事上,中國的發展會快不止一點。
中國最不缺的是就是批評家!
缺的是做實事的人,太缺了。人人都會夸夸其談,可有幾個沉得下心來做事?
自研架構的難處在于RISC指令集開發,但更難的是,沒有人才,沒有資金。所以說,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方既明有這個想法,葛項也有,但葛項不知道方既明的難處,他向來不考慮市場的。
可方既明不能不考慮市場啊,都沒錢了咋個研發呢?
最后,葛項被說服了。
于是,神州芯片開始上馬了。
自研架構也在預研了,可沒資金,很難進行下一步。
芯片分成設計、圓晶廠制造、封裝等等步驟。
其中,芯片設計比較簡單,這也是上輩子華為被吐槽的原因——因為設計芯片確實比制造簡單很多,負擔很輕,自己只管設計就行了,不用耗費巨資去興建晶圓廠、開發新工藝,但壞處同樣很突出:你設計出來了,能否造出來、即便造出來又是個什么樣子你就無法做主了,得看代工伙伴的能耐。
上輩子的華為,就沒有制造能力,于是被美麗間制裁了。
這輩子的方既明,卻很有“遠見”,通過各種關系找國際倒爺,想往國內運最先進的光刻機。然而,現在工藝最先進的是90nm的技術,憑借著方既明的能耐肯定拿不到的。只有霓虹被美麗間逼瘋了,出售了120nm的光刻機。如果通過技術改進,說不定能達到90nm的精度。
太難了,做半導體。特別是在中國做半導體,什么都要自己研發,什么都要自己設計,什么都要自己制造——畢竟美麗間的封鎖,不是開玩笑的。
方既明都打算,如果國內圓晶廠不給力的話,他一定要在兩年后自己建立一個圓晶廠,或者通過收購,徹底實現IDM模式的芯片制造之路。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其實我只是想演戲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