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經濟周刊》的記者追問道:“能舉個例子嗎?”
方既明很配合地說道:“就拿電腦來說,核心技術是什么?主板,芯片,顯卡,硬盤。缺一個,都會被人卡脖子!
別看現在電腦市場好像挺火爆,銷量不缺。但如果黛兒、慧譜開始在中國設廠,方大電腦什么優勢都沒了。品牌不夠別人好,組裝不夠人家精細,核心技術也沒有,那時候將會是方大電腦最困難的時候,賣一臺電腦,恐怕都賺不到一百塊錢。
當然了,正府也會對國外企業進行征收關稅,畢竟是外國品牌,這也是方大電腦茍延殘喘的保證。可一天沒有自主技術,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就必定會被別人制約。如果我是陳董,我會趁現在能賺錢,趕緊進行研發。
但我沒看到方大電腦有這個憂患意識,市面上能買到的方大電腦,除了少部分機箱是自己設計的之外,里面全都是外國的零部件。說不好聽點,就是個組裝貨,方大電腦就是個裝電腦的販子公司。你去中關村,去深城華強北,隨便拉一個人出來,組裝的電腦說不定都比方大的好。
古語云,‘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如果方大電腦一直沒有技術,那么距離它被淘汰也不遠了。”
方既明的話太勁爆了,畢竟現在輿論爭執不下,但沒人想過方大電腦會倒閉,可方既明就是這么說了。在大家的心中,方大電腦的地位就好比鷹醬的微軟,是不可能倒閉的。畢竟十幾年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確實有點深入人心了。
“方董,你這有點聳人聽聞了吧?”《商界》記者有點不相信地說道。
方既明笑道:“公司跟國家是一樣的,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公司也有生命周期,八十年代的世界500強,到了今天,只剩下了不到一半還在榜上,將近三分一是倒閉破產的,被并購收購的,這還用我舉例子嗎?
方大電腦只是在中國有名氣,既不是世界五百強,也并非有技術鴻溝。哪怕是有正府訂單,一旦市場不認可這個品牌,那么它被淘汰也不是什么新奇的事。國家都有破產的,何況企業?”
這個炮點得太大了,記者們都興奮起來了:“那么方董認為,中國的高科技企業必須掌握自主技術?”
“毋庸置疑。”
方既明認真地說道,“意識形態的不同,以鷹醬、大不列顛為首的西方國家,是不會坐看中國崛起的。但對于我們來說,這不是崛起,而是偉大的復興!中國屹立世界之巔已經幾千年了,即便現在我們落后于霓虹,落后于德意志,落后于大不列顛。然而,我們中國向來是拿鷹醬做對比的。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都沒有第二的概念,不是成為第一,就是在成為第一的路上。
我們習慣了做第一,我們任何東西都要做第一。這就要求了我們中國,要跟整個西方國家的高科技做競爭。連技術都無法自主,核心技術都沒掌控,談何第一?
再一個,我為什么對中國有信心?看看我們的教育體系就知道了,我們有著世界上最多的學生,以后肯定有著全世界最多的科研人員。以中國人的聰明程度,掌控技術不過是想與不想的問題,做不做的問題。只要我們進入的行業,就絕對是終結西方國家暴利之時!”